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基本常识 > 高中生物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 >
高中生物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例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分析:(1)兴奋部位电位外负内正,(2)电流由正电位部位流向负电位部位
答案:C
思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例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分析:静息时,K+外流,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表现为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C
思考: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实质是K+、Na+在膜内外分布状态的改变。
例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给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分析: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上,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所以当给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思考: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递质的释放是单向的
小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依赖膜内外对K+、Na+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从而产生电位变化。
每条脊神经的开始部分都有两根:后根(也叫背根)和前根(也叫腹根)。后根是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冲动由这些纤维神经从各个有关器官传入脊髓。所以后根是感觉神经(即传入神经)。
前根是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冲动由这些神经纤维从脊髓传到各个有关器官。所以前根是运动神经(即传出神经)。
二、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例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分析:突触体内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变为化学信号(递质)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抑制,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答案:B
思考:易错点:神经细胞属于一种组织细胞,因此,突触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例5、下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AP=PB。若刺激P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点和B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B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A点和B点都会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D.兴奋可由P传向A、B,也可由A、B传向P
分析:(1)兴奋在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D错;(2)化学信号慢于电信号,A错;(3)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B错。
答案:C
思考:突触小体内存在的神经递质经由胞吐被运到突触间隙,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作用速度慢于电信号,且单向释放。
例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当刺激a处时,b处要比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刺激b处,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a处无反应;刺激c处,a处没有反应,b处有反应。
答案:A
思考:在反射弧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小结:神经细胞间的兴奋的传递依赖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来进行,属于化学信号,传递速度较慢。递质发挥完作用后要被立刻移除,否则将导致异常反射。
神经细胞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