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饮食调理 > 腰痛原因有很多,谈谈腰痛哪些事儿 >
腰痛原因有很多,谈谈腰痛哪些事儿
讲解细致,通俗易懂,非常精彩的科普,欢迎观看
腰痛原因有很多,谈谈腰痛哪些事儿
主讲嘉宾: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峰教授
地点:泰安日报社(泰安传媒集团)最泰安直播间
时间:年3月24日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泰安市文明办、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相信科学·拥抱健康”——健康大讲堂系列网络直播活动。我是主持人……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忙碌一天回到家后,总觉得腰酸背痛,只想“葛优躺”!腰痛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峰教授。接下来,刘教授将为大家讲一讲腰痛那些事儿。
欢迎您,刘教授!
………………………………………………………………………
刘峰教授: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国家有脊梁,人体有脊柱。
脊柱很重要,腰痛很痛苦。在脊柱外科,腰腿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
腰痛会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长期疼痛还会影响人的情绪,降低生活质量。
近年来,不仅仅是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腰痛问题所困扰。
腰痛其实是身体给人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疼痛的地方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保持机体健康。
………………………………………………………………………
主持人:那么,当我们出现腰痛时,要考虑身体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另外,就脊柱外科收治的患者而言,最常见的是什么病因?
刘峰教授:很多疾病都会出现腰痛症状。
一是急性损伤引起的一些肌肉损伤或脊柱骨折;腰扭伤
二是慢性损伤或重体力劳动,导致腰肌劳损,出现慢性腰痛;
三是脊柱病理性疾病,像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肿瘤等;
四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缺钙导致的腰痛;五是其他器官的疾病,比如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担心)、某些妇女疾病像盆腔炎,都会导致患者腰痛。
脊柱外科所收治的患者,主要有腰椎的退变性疾病和脊柱外伤,最常见的就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好多工作都从体力劳动转变为了脑力劳动,人们的运动和锻炼减少了。二是学习、工作、会议时长时间久坐(久坐伤腰)。三是一些个性化因素,比如遗传、吸烟、特殊职业劳动等。
…………………………………………………………………………
主持人:说到腰椎间盘突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腰椎间盘长什么样?为什么会突出?想必就没有几个人能明白了。刘教授,请您给大家讲一讲腰椎间盘突出那些事儿。
刘峰教授:要想了解腰椎间盘突出,咱们先得了解一下腰椎间盘的结构。人的脊柱由很多块椎骨组成,椎间盘可以理解为上下两个椎骨之间的“保护垫”或者说是“减震器”。“三明治样结构”,腰椎间盘总体像一个很扁的圆柱体,上下两个面连着腰椎骨头的是软骨板,四周一圈是纤维环,中间包着一块像乳胶垫一样很有弹性的髓核。
腰椎间盘的功能,一是通过弹性变化缓冲压力,保护腰椎;二是维持腰椎间的高度;三是配合腰椎的关节突关节,以做出腰部伸、屈、旋转和侧方运动。
不难看出,腰椎间盘承受着上半身的重量,还要做各种动作,肩负着多个重任,因此很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椎间盘四周这一圈纤维环上破了个洞,中间的髓核就会跑出来,这就叫腰椎间盘突出。打个比方,就像包子皮上破了一个口,轻轻一压里面的馅就跑出来了。当突出的髓核引起化学刺激或直接压迫神经时,就会出现腰腿痛的一系列症状,就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主持人:刚才,刘主任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请问刘教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会有哪些表现呢?
刘峰教授:主要有:腰痛、一侧肢体疼痛或/和麻木、无力、功能障碍。单一或组合。
序惯性症状,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为90%。这时候,髓核刚刚开始突出,当突出的髓核压迫到神经根时,就会进一步出现这些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过敏、麻木、刺痛的症状。最常见表现腿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坐骨神经痛,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小腿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咳嗽和喷嚏时腿痛会加剧;还可能出现脚上抬或下踩乏力。通常为一侧肢体,极少数会影响到两侧肢体。
从这一角度来说,伴有下肢痛、麻、乏力的腰疼,腰椎间盘突出是罪魁祸首。最严重的表现,是髓核压迫到马尾神经时,患者会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区和肛周感觉异常,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下肢不完全瘫痪。这种比较少见,一旦出现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
主持人:对于百姓来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做哪些检查,以明确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峰教授:确诊方式主要靠临床表现,还要有腰椎的X线平片、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辅助诊断。
解释两个误区
1、认为拍了片子,报告上写有“椎间盘突出”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上的椎间盘突出不一定是诊断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2、看病不能只看片子不见病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靠症状、查体加影像学检查三方面结合,不能单靠片子报告来诊断。三者有时候是不对应的。
望闻问切视触动量
…………………………………………………………………………
主持人: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关节疾病做磁共振检查更好。请问刘教授,做完磁共振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
刘峰教授:也需要解释两个误区:
1、大夫让做X线拍片、或/和CT、磁共振检查,不理解。
2、直接要求做,特别是核磁共振。一劳永逸
X线简单,直接,大体、全貌,并不能直接看到突出的椎间盘,但是我们需要用它看椎间隙的狭窄、脊柱有没有侧弯等(站立)。
CT局部细节、椎间盘、骨骼等。在看椎间盘突出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椎板、椎管、小关节增生、狭窄等情况;
磁共振局部细节、椎间盘、脊髓神经肌肉软组织等,并清晰显示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鉴别有没有其他占位性病变;
如果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前X线、CT、磁共振是必须要做的,并不存在哪个最好这种情况。因为这三个检查,医生要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主要看软组织,有的主要看硬组织,有的看局部,有的看整体。
就像现代化战争一样,必须是海陆空协同作战。而门诊上有些患者可能并不需要做手术,就不需要都做。这时,医生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要做的项目。
…………………………………………………………………………
主持人:一旦确诊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是不是都需要做手术呢?
刘峰教授:两个极端:
1、椎间盘突出不需要手术
2、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
先要诊断明确
再制定治疗方案
大部分是不需要手术的,初发且症状较轻的,可以采取平卧静养、热敷、应用药物,佩戴腰围支具增加脊柱稳定性,医院进行针灸、牵引理疗等方法。一般来说,4至6周内就会好转。
手术治疗有一个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第一,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疼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第二,发作症状较剧烈,难以忍受,强迫体位,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和睡眠。第三,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症状,也就是出现了大小便功能障碍。当出现以上种种表现时,就说明该做手术了。
可喜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方式也有了进步,目前有微创、开刀两种方式,均可以通过摘除突出的髓核,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从而获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
主持人:提起手术,很多人都会出现惧怕心理。请问,腰椎间盘突出有没有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吗?
刘峰教授:几年前吧,手术基本都是采用开刀方式,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导致很多人惧怕手术。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椎间孔镜技术已较快发展,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我院现已常规开展的椎间孔镜手术,数量和质量全省领先,这也是我院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四驾马车之一,用直径7mm的椎间孔镜安放到到突出椎间盘的位置,在摄像头帮助下,医生可以在直视下用小钳子将突出的髓核摘除出来。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有很多优势,比如局麻下操作、创伤小、恢复快、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患者刀口比一枚硬币更小,仅7mm。并且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保持清楚的意识,可随时沟通交流。做完手术后第2天就可以起床活动,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花费也大大降低。
可以说,用小镜子解决大问题,大家完全可以不用害怕做手术了。
…………………………………………………………………………
主持人: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疾病从发生到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能积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疾病发展。请问,刘教授,腰椎间盘突出能否预防呢?
刘峰教授: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人间无疾苦,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美好祝愿。
现如今,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旦发病就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要注意预防。
人平躺时,腰椎负荷是最小的,坐位比站立位的负荷要大40%左右,而站立和坐位时如果身体前倾,腰椎负荷将大大增加。所以对于需要久坐的上班族来说,最需要注意的是调整好桌椅高度,保持直立坐姿,可以大幅度降低腰椎的负荷。
再者,我们在搬东西时,注意采用屈髋、屈膝的下蹲姿势,避免直接弯腰搬起重物。
另外,我们要注意积极锻炼腰背肌力量。大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