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41903.html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37(5)-

作者:王威威、连鸿凯

单位:医院(郑州);郑州医院(郑州)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LDH)患者功能恢复、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年6月至年7月我院LLDH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观察组应用PELD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3d血清创伤程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脊髓功能指标(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疗效与术前、术后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射线暴露量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时血清CRP、IL?6、β?E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手术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技术治疗LLDH患者可取得与PLIF相当的手术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创伤应激,更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及脊髓、腰椎功能,但射线暴露量增加。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argelumbardischer?niation,LLDH)指腰椎间盘突出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患者常伴严重腰腿痛症状,甚至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需手术干预[1-2]。传统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创伤大,导致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破坏,易造成腰背部慢性持久性疼痛,且融合术可加速相邻节段退变[3]。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技术因其创伤小、对脊柱干扰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LDH常见术式[4]。受限于视野、操作空间局限,PELD技术摘除巨大脱垂髓核有一定难度[5]。研究证实,LDH对脊髓压迫及手术所致脊髓损伤均影响脊髓功能影响[6]。目前,PELD技术治疗LLDH患者的研究报道尚较少,本研究对此展开探讨,且首次分析其对患者创伤程度、脊髓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6月至年7月我院LLDH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手术节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均符合《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年版)》[7]中LDH诊断标准;(2)腰椎MRI显示单节段LLDH(突出的髓核面积占椎管面积>50%);(3)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接受了≥3个月的正规、系统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承诺书。

1.2.2排除标准(1)腰背部软组织感染或椎间隙感染;(2)椎体及椎体附件有骨折或肿瘤;(3)严重心、肺等系统疾病无法耐受手术;(4)腰椎管狭窄;(5)严重骨质疏松;(6)腰椎手术病史;(7)腰椎失稳甚至滑脱、侧弯。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PLIF术,全麻,俯卧位,C臂机定位手术节段,以手术节段为中心腰后正中线做切口(5cm左右),切开筋膜,逐层剥离两侧椎旁肌肉,暴露棘突、双侧椎板及关节突关节。置入椎弓根螺钉(C臂机),切除棘突及双侧椎板、下关节突,并将增生肥厚黄韧带切除,修整椎间孔,神经根松懈,用髓核刮匙清除此节段髓核,填入椎间融合器,加压固定双侧连接棒。

1.3.2观察组应用PELD技术治疗。采用德国Joimax脊柱内镜系统。俯卧位于弓形架上,X线定位并标记植钉节段椎体双侧椎弓根体表投影,各做一长5cm左右纵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腰背肌筋膜,显露并钝性分离竖脊肌外侧缘,经多裂肌间隙放置扩张通道,使横突基底部显露,C臂机透视下植入万向椎弓根螺钉,安置PEEK半刚性连接棒,关闭切口。取相同体位,C臂机透视定位,体表标记穿刺进针点,局麻(0.5%利多卡因),C臂机下由浅入深穿刺(18G穿刺针),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上缘,至下一椎体后上缘,以穿刺针为中心做横行切口(8mm),拔出穿刺针,插入导丝,以导丝为中心行通道扩张(双级扩张导管),环锯切割扩大椎间孔,置入工作通道。摘除髓核(髓核钳),咬除黄韧带(咬钳),松懈神经根及硬脊膜,电凝止血;修整纤维环裂口,若存在椎间盘钙化,则咬除钙化椎间盘(环锯及咬钳)。在确认神经根充分减压、巨大髓核清除干净后移出工作通道。伤口缝合一针。

1.3.3检测方法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半径8cm,r/min,9min),取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北京安迪华泰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脊髓功能指标(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采用丹麦维迪公司keypoint四通道标准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

1.4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并发症。(3)术前和术后1、3d血清创伤程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4)术前和术后1、3个月脊髓功能指标(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5)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术前和术后6、12个月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DI:涉及疼痛程度、个人料理、提物、行走、社交生活等方面,满分50分,腰椎功能与评分负相关;VAS0~10分,0分代表没有疼痛,10分代表最痛。(6)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疗效。

1.5疗效标准以Macnab标准评估,优:症状完全改善,不影响工作、生活;良:伴轻微症状,不影响工作、生活;可:症状好转,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生活;差:未达到上述标准。将优、良计入优良率。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果

2.1手术情况观察组射线暴露量虽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血清创伤程度指标水平两组术前血清CRP、IL-6、β-EP、PGE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时血清CRP、IL-6、β-EP、PGE2水平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脊髓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术前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潜伏期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术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图1。

2.5ODI、VAS评分经术后1年随访,共有2例病例脱落,观察组、对照组各1例。两组术前ODI、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ODI、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6疗效两组术后1年手术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03

讨论

LLDH患者由于椎管受压明显及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产生,往往遭受着更为严重的腰腿痛症状[8]。LLDH一旦确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方式尚无定论[9]。PLIF术中需广泛分离椎旁肌肉及软组织,而椎旁肌对脊柱稳定性至关重要。有学者指出,这种软组织损害易导致术后腰背部慢性持久性疼痛[10]。且椎板切除使脊柱后柱稳定性遭到破坏,易导致腰椎稳定性丢失[11]。同时,手术节段融合,易加速相邻椎体节段退变。因此,针对LLDH患者,如何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避免脊柱结构破坏、维持其稳定性,减少相邻椎体节段退变是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dwh/12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