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不是你亲生的,手机才是

 导读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最近,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在当地许多人的朋友圈热传,不少老师和家长看了后直呼“脸红”“惭愧”。

爸爸妈妈说我是他们的宝贝,

但是我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宝贝:手机……

前段时间,课长发表过一篇关于孩子依赖手机的文章,,事实上,手机不仅毁了孩子,更毁了家长。家长对手机的依赖绝对比孩子对手机的依赖过之无不及!

这是一篇10岁男孩小荣在语文考试中写的半命题作文:

《爸爸,我想对你说》

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和我玩一会。”每当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时候,你就只会玩手机,玩完手机就看电视,都不陪我玩一会,每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羡慕。我就只会看见你玩手机,玩手机。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就不想想你的儿子吗,你的儿子都快烦死了。

记得有一次,别人的爸爸都带他们的孩子去玩,你就叫我看书、写字,我都快成书呆子了,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爸爸,我这时候想说:“爸爸,放下手机,立正稍息。”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孩子不再是亲生的,手机才是。

如果这篇作文还没惊到你,那么下面这段视频里电视台对这篇作文的小作者的采访,绝对会让做家长的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所有家长都该认真看看这段视频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是的,几乎每个家长都变成了“低头族”,以后一定会诞生一种新的死法:

手机死

点击视频看手机是如何毁灭人类和世界的?

这部短片获得了年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一等奖,作者是谢承霖,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新时代智能手机一族的生活状态,告诉低头族,玩手机会毁灭世界。

上面的视频并非耸人听闻。

英国慈善机构CAPT近日公布了一项数据,1/4的家长在玩手机的时候,孩子遭遇了事故。

国内因为家长只顾玩手机,孩子坠楼、出车祸、走失这样的新闻数见不鲜。是的,手机除了伤害家庭情感,还直接制造伤亡。

除去这些极端案例,更多父母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手机的爸妈。

显然,手机才是亲生的,孩子不是。

手机越智能,家长却越傻

?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

家长觉得宝宝话还不会说哪里需要人陪。

宝宝在一边闹腾,家长觉得无聊,抱着手机玩。

睡觉前玩,喂着奶玩,推着婴儿车也玩,渐渐地,宝宝似乎也对手机产生兴趣。爬起来抢手机,还不会说话就学会了用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

?等孩子长大了之后

下班的爸爸回到家,摊在沙发里开玩手机,群里吹牛,圈里点赞。

而大多数妈妈更热衷边陪边晒,今天宝宝做什么了呀,吃了什么呀,收获点赞是最大的乐趣。

而在孩子眼里,他们大概有个傻爸爸或傻妈妈,整天抱着手机嘿嘿嘿。

层次越低家长越爱玩手机?

▌家长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有调查显示,层次越低的家长越爱玩手机。其实并非层次问题,而是家长的学习原动力问题。优秀的孩子往往有个爱学习的家长,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这样的家长往往在自己的事业上也蒸蒸日上。而不学习的家长,下班混日子不玩手机还能做什么?

▌只许爸妈刷手机,不许孩子看电视

有个老段子是这样写的:

孩子因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笨鸟。

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自己成天捧着手机玩个不停,而孩子呢,不能玩手机,被限制看电视的时间,身边没有同龄小朋友。家长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放下手机陪孩子,一些经验和方法的分享

虽然课长也能理解为生计奔波的忙碌和辛劳,回到家想玩玩手机放松一下工作压力,但是,课长仍不得不告诉你:手机永远都手机,但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

①在疏不在堵

曾经看过一篇德国人讨论家庭教育与使用手机的文章中,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

我的哥哥在新加坡一家电脑游戏公司工作,很熟悉IT业。最近他告诉我,在硅谷经理的孩子们上的小学,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他们的父母在苹果、谷歌、脸书、微软、雅虎等公司越成功,就越警惕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愚化作用。

一个层次高的父母会清晰理智地分析判断手机与孩子之间应当存在怎样合理的距离,就像古时的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合理的因势利导,给与孩子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对象,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会比大人小孩一起玩手机的结果更好。      

可以去爬山锻炼磨砺孩子的肢体和心志;

可以去做自然观察,感受探索和认知的乐趣;

可以在客厅亲子阅读,在故事和知识里一起学习成长;

……

家长只要用心陪伴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②用心陪伴

试着断网放下手机陪孩子,你会发现没有那么难。

有一个做IT的家长,很多工作需要在家里完成。幼儿园老师告诉他:孩子在学校里变得很孤僻,经常低头摆弄手指头。

刚开始她没有听出话外音,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家长在家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影响了孩子。

于是,她在家里改掉了在客厅里办公的习惯,和丈夫用杂物间做工作室。两个人的工作电话和电脑使用都在这间房间里进行,他们还收起了随处乱放的平板电脑和手机。

周末在家只要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出去,连拍照都用上了积灰多年的单反。果然,小朋友在幼儿园朋友越来也多,回家也不再只忙着玩电子游戏了。

这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爱叫“陪伴”,而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世界上,最事半功倍的教育叫“言传身教”,而不是将你的各种恶习暴露在我眼前。

家长是身份,更是职业。当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放纵放纵再放纵。

一如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到的那样: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风筝,孩子的啼笑哭闹时时刻刻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如今,手机却让家长成了被牵扯的风筝,每一次的提示音和震动声都在无端消耗着家长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因为要玩手机,所以错过陪伴孩子;因为玩手机忘记了时间,所以错过了陪孩子看一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这些时光不会重来一次。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可以立刻放下手机去陪孩子读几页书,说几句话,玩个游戏?。不然等到你老去的那一天,你的孩子就只能通过手机来

他了。

图文编辑:小石头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合而成。资料来源:柚柚育儿(id:yo-yokids)、飞心理(id:fi-xinli)、南烛姑娘(nanzhuguniang)、今日教育传媒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让孩子爱上阅读恋上写作的都市快报创意读写夏令营正在火热报名中……部分年级已满,仅剩少量名额。点击:你欠孩子真正的阅读,暑假我们帮你补上

点击蓝字按年级查询幼小衔接新一年级/新二年级/新三年级/新四年级/新五年级/新六年级/小升初新七年级/古诗词专题课程/文言启蒙线上课程

-精华帖-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一到考试就犯懵?

?孩子12年学习生涯有3个转折点,80%家长错过!

?《摔跤吧!爸爸》到底是狼爸将梦想强加给孩子?还是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

?三件事,把小学阶段孩子之间的差距悄悄拉开了!

?放学后家长这样安排,孩子主动高效率完成作业,心理学博士这招太有用了!

国内顶级名师支持的教育自媒体

长按







































治疗白癜风误区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zz/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