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

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电子版较对整理:隋文龙来源:百位盲人按摩师特色技法全书作者:医院目的:研究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在临床上对例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4例为治疗组,5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对照组釆用常规手法和颈椎定位扳动法。结果:经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8务;对照组痊愈率为43务,总有效率为95%。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P〇.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优于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颈椎定位扳动法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痛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部椎间盘、椎体、关节、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钙化、损伤、狭窄、增生或关节紊乱,从而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颈痛,即以颈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于年10月至年1月采用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54例下颈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诊断与排除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年龄在20?65岁之间,并排除:①伴有严重内脏疾病者;②伴有骨结核、骨肿瘤者;③有先天颈椎畸形者;④颈椎病急性发作者;⑤颈椎间盘突出者。(2)一般资料: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最小26岁,年龄最大63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病程为3个月;症状轻度15例、中度31例、重度8例;有劳损病史者33例,受风寒之邪者7例,有外伤史者5例,不明原因者9例;颈肩及上肢疼痛者54例,上肢麻木者46例,颈部活动受限者42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最小27岁,年龄最大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20天,病程最长5个月,平均病程2.5个月;症状轻度13例、中度36例、重度5例;有劳损病史者34例,受风寒之邪者13例,有外伤史者3例,不明原因者4例;颈肩及上肢疼痛者54例,上肢麻木者44例,颈部活动受限者45例。以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因、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2.治疗方法(1)常规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旁。医者在颈肩部用单手自上而下做摩法、推法、拿法,反复施术3?5遍。2)体位同上。用拇指自上而下拨揉斜方肌、项軔带、菱形肌及阳性反应物,反复施术3?5遍。3)体位同上。在颈部一侧(斜方肌与横突之间),用拇指自上而下做拿揉法,反复施术1?3遍;然后用拇指顶在病变部位做上下理筋法,反复施术1?2遍。4)体位同上。掌根拨揉肩胛骨内侧缘,拇指或肘尖重点按压局部酸痛点。5)点天柱、颈根穴(平第七颈椎棘突斜方肌前缘)、肩中俞、肩外俞、肩贞、天宗、小海、曲池、列缺、阿是穴。6)患者侧卧位,医者将患肢外展,一手扶住患肢,另一手提拿腋后部肌肉,食、中指拨揉臂丛神经干后,将患肢放下。7)体位同上。医者用双手或单手揉拿上肢肌肉后,再做手指拔伸法。8)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旁。医者用拇指按揉锁骨下缘、胸大肌上缘,随后点按气户、缺盆。(2)颈椎定位扳动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头前。医者用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右手放于患者头部左侧,使患者头部向左侧旋转25°?30°,双手同时发力,此时可听到弹响声,扳动即可完成。(3)颈椎牵引:患者取坐位,医者将颌枕牵引套同时置于颌下、枕下,系好安全扣。牵引角度采用颈椎前屈20°?30°,牵引重量以3?5kg开始,逐渐增加到10kg。以上手法治疗需要15?20分钟,牵引时间为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常规手法、颈椎扳动法及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和颈椎扳动法治疗。第1个疗程每日1次,第2个疗程隔日1次,治疗2个疗程。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4.疗效观察(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1)治愈:原有症状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2)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无改善。(2)治疗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①关于颈肩及上肢疼痛、上肢麻木症状,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乂2=5.,x2=5.,P0.05);②关于颈部活动受限的改善,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P〇.01)。见表1。表1两组治疗后颈肩及上肢疼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改善情况比较(%)组别颈肩及上肢疼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消失好转无改善消失好转无改善消失好转无改善治疗组35(65)*18(33)1(2)35(76)"10(21)1(3)35(83)**6(14)1(3)对照组23(43)28(52)3(5)23(52)20(45)1(3)23(51)19(42)3(7)注:两组比较,*P〇.〇5,**P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①治疗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5例(65%),有效18例(33%),无效1例(2%),痊愈率为65%,总有效率为98%;②对照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3例(43%),有效28例(52%),无效3例(5%),痊愈率为43%,总有效率为9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2。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疗组(n=54)35(65”18(33)1(2)对照组(n=54)23(43)28(52)3(5)注:两组比较,*P〇..讨论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4],本病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风寒之邪,邪气客于经脉,或外伤筋骨,导致气血瘀滞,而使经脉痹阻不通所致。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多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几年来呈年轻化趋势。首先颈椎的直接或间接外伤、长期姿势不良均可使颈椎处于不平衡状态[5],使肌肉韧带长期紧张,形成慢性损伤,导致颈椎退变、患椎移位、椎间孔变小,造成神经根直接受压;其次风寒之邪、慢性劳损等均可引起组织水肿、炎症等,从而刺激神经根[61。以上原因既可导致颈椎病的急性发作,也可导致颈椎病慢性病症的复发。本次观察结果表明,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年龄大小,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治疗效果优于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来看,治疗组的治愈率是65%,总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3%,总有效率为95%。此外,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疗程。据我们统计: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的治疗时间少1/5以上。按摩和点穴可松解软组织粘连与痉挛,使局部经气通畅,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神经根周围水肿和炎性物质吸收,缓解症状,恢复功能,纠正颈椎的外平衡。颈椎定位扳动法能增大椎间孔,放松颈项部肌肉,调整和恢复错位的小关节,使受压神经根得到松解减压的作用。牵引使颈椎在不同牵引力下,直接增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扩展椎管及椎间孔的容积,恢复颈椎正常曲度,有效矫正颈椎的内平衡。本次观察结果提示:按摩配合牵引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和协同治疗作用,故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配合牵引优于常规手法加颈椎定位扳动法。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医院.按摩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86—87.[3]韦贵康,韦坚,周红海,等.颈曲改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研究D].中医正骨,,15(2):5一6.[4]谷雨,张成良,董向利.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3(1):65-66.[5]李兰琼.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河北中医,,8(12):.

康民盲人推拿中心kmmrtnzx

努力成为赤峰地区较专业的纯盲人推拿服务中心,g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zz/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