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解剖结构全面解析图解

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位置,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却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它由七个颈椎骨组成,每个颈椎骨都包含一个椎体、一个椎弓以及七对突起,包括一对棘突、一对横突和两对关节突。这些颈椎骨通过韧带和椎间盘的连接,共同构成了复杂的颈部解剖结构。

颈椎骨

颈椎骨是构成颈椎的坚硬骨骼。除去首尾两端的第二颈椎骨,其余颈椎骨的形态均与典型的椎骨相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颈椎,亦被称为寰椎,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具备椎体与棘突,而是由前后弓与侧块巧妙构成。第二颈椎的特征:第二颈椎,也被称为枢椎,其结构与普通颈椎相似,但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椎体上方有一个呈齿状的隆起,被称为齿突。这个齿突在功能上可以被视为寰椎的椎体,与寰椎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颈椎的独特结构。第七颈椎的特色:第七颈椎,被称作隆椎,是所有颈椎中位置最下方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伸向后方的棘突特别长,而其他方面的结构则与普通颈椎无异。这个隆突于皮下的部分,能够随着颈部的转动而灵活转动,因此,在临床上,它常被用作辨认椎骨序数的重要标志。第六颈椎属于普通颈椎,它们的锥体较小,形状为椭圆形,且上方的横径有一个凹陷,而下位的颈椎则嵌入这个凹陷之中,这样的结构特点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谈谈颈部肌肉。

颈部肌肉中,对视觉效果影响显著的是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侧,而斜方肌上束则位于颈后。

胸锁乳突肌的起点在胸骨柄和锁骨内上缘,它斜向上延伸,终点在脸侧下颌的乳突处。当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头部会向同侧屈曲并转向对侧;若两侧肌肉同时收缩,则会使头部后伸。

斜方肌上束的起点在颈后的项韧带、颈椎棘突处,它延伸至锁骨、肩峰内缘及肩胛冈下缘。当两侧斜方肌上束同时收缩时,头部会后仰;若单侧收缩,则会使颈部向同侧倾斜,同时面部向后仰并转向对侧。2深层肌肉:颈部深层肌肉众多,为便于理解,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肌肉的起点在颈椎上,终点则位于颈椎之外的骨或韧带,其主要功能是使颈椎朝不同方向倾斜或旋转。第二类肌肉同样起于颈椎,但终点在其他颈椎或胸椎,它们的作用是让颈椎在不同方向上发生弯曲。

在区分倾斜与弯曲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内收下巴和向前抻脖子这两个动作。内收下巴更多是颈椎的倾斜动作,而向前抻脖子则涉及到颈椎的弯曲。

具体来说,斜角肌作为颈前的第一类肌肉,其起点在颈椎横突,终点在肋骨上。当两侧斜角肌同时收缩时,会使颈部前倾;若单侧收缩,则会使颈部向侧前方倾斜。颈后的第一类肌肉包括提肩胛肌、小菱形肌、头夹肌和颈夹肌,它们两侧同时收缩时会使颈部后倾,单侧收缩则会使颈部向侧后方倾斜。

此外,颈长肌和头长肌属于第二类肌肉,它们附着于颈椎前部,收缩时会使颈部前屈,单侧收缩则使颈部向同侧前方屈曲。半棘肌作为第二类肌肉的另一成员,附着于颈椎后部,其收缩会使颈部后伸,即向后弯曲,单侧收缩则会使颈部向同侧后方弯曲。请注意,后伸与后倾是不同的动作,需要仔细区分。

颈椎骨之间的连接

各颈椎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以及其他辅助韧带进行连接。其中,椎间盘作为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颈椎的椎间关节,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也参与了颈椎的连接过程。同时,一系列韧带如后纵韧带、前纵韧带等对颈椎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有着不可或缺的固定和限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后纵韧带虽较前纵韧带为弱,但其位置关键,位于椎体的后方,成为椎管的前壁。而钩椎关节则位于颈部脊柱、椎体的侧后方,是椎间孔的前壁。此处结构复杂,包含了颈脊神经根、根动静脉和窦椎神经等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同时也存在椎动脉、椎静脉和椎神经等。在了解这些结构之后,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颈椎骨之间的复杂连接方式。椎弓通过椎间关节和韧带相互连结。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面共同构成椎间关节,这些关节面之间由薄而松弛的关节囊韧带相连结,关节囊内含有滑膜。此外,横突间还存在着横突间肌,虽然其对颈脊柱稳定性的贡献有限。椎板间则有黄韧带相连结,这种韧带呈扁平状,颜色鲜艳,弹性极佳,由弹力纤维紧密组成。同时,棘突之间通过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相互连结,进一步加强了颈脊柱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棘小韧带发育良好,形成了项韧带,对颈脊柱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颈椎间盘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结构与功能。在颈椎中,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形成的是寰枢关节,并不存在椎间盘。然而,从第二颈椎开始,直至第一胸椎,这六个椎间盘构成了颈椎间的关键连接。每个椎间盘都由纤维环、髓核以及椎体的透明软骨板三部分组成。其中,纤维环的设计颇为巧妙,其前部较厚,后部稍薄,且上下纤维均与软骨细胞及软骨板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球样体。这种结构使得椎间盘在受到来自上方、下方或左右的压力时,都能保持其体积恒定,同时将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方向。

活动范围

颈椎的活动范围明显大于胸椎和腰椎,它能够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这些运动的综合环转。

生理弯曲特点

在颈椎的正常侧位X光片上,颈椎呈现出轻微的前凸状态,即生理弯曲。这一弯曲形态不仅赋予了颈椎额外的弹性,还有助于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髓和大脑的冲击,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颈椎骨的血液循环解析

颈椎骨的血液循环主要依赖于椎间动脉,这条动脉通常源自椎动脉。它沿着脊神经根的腹侧,经过椎间孔,并分为三个主要分支进入椎管内。这些分支包括:(一)脊侧支,主要负责供应硬膜、硬膜外组织、黄韧带以及椎弓的血液。(二)中间支,专为神经根及其脊膜提供血循环。(三)腹侧支,则负责滋养硬膜、硬膜外组织、韧带以及椎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ys/1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