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早期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异常及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spinalposteriorrhizotomy,SPR)是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踝阵挛等病理反射采用的一种手术。SPR术后康复应以进一步降低肌张力,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异常姿势为目的,不应忽视,不能认为手术一劳永逸。患儿家长由于对手术及康复知识的缺乏,认为术后康复应该在患儿下地行走后再进行,有人甚至认为术后可以不再进行康复训练,这些错误观点都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运动功能康复及手术效果维持,有些康复人员由于对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了解不够,不知术后如何开展运动康复治疗,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为患儿运动功能在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另:每天康复训练分上、下午两次。(注意训练强度与内容的循序渐进)

1、卧床期间(平躺,不躺枕头,枕头放在两腿中间,使腿分开,以牵张紧张的内收肌,不要引起患者腰部疼痛,动作缓慢、轻柔)术后三天开始腿部主、被动活动:

降低肌张力训练:

下肢:

①患者躺在床上,家属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一手固定患者髋关节,外展患者大腿

(髋关节正常外展范围为45度),注意动作缓慢、轻柔,不引起患者疼痛和紧张

②家属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一手握住患者足跟,用手臂抵住患者足部外侧缘,使其脚尖向上(持续10—15秒)

③患者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在其能忍受的情况下,适当被动屈曲然后伸直膝关节

肌力增强训练(10次一组,上、下午各四组,注意避免代偿动作出现,抬起及放下过程均应缓慢进行):

①患者躺在床上,双腿外展;(臀中肌)

②患者躺在床上,膝盖伸直,向上抬高(股四头肌,髂腰肌)

③患者躺在床上,先弯腿,向上勾脚尖,再伸直腿勾脚尖(胫前肌)

(如患者以上动作完成较好,可做适当负重练习)

第一周家长或护士助其轴向翻身,不能有扭腰动作,第二周带腰围自己试着翻身

术后十天开始搭桥训练:患者躺在床上,练习抬屁股,尽量延长所坚持时间,如果开始时不能独立完成,可先辅助

2、术后三周戴腰围或支具逐渐练习坐起

患者侧躺在床上,伸直腿部向上抬

患者坐在椅子上,练习伸直小腿

3、术后四周戴腰围或支具逐渐练习站立

患者侧身躺在床上,向后伸展大腿;患者俯卧位,向上抬大腿(臀大肌)

练习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坐稳后可练习向前、向左右、向上伸展上肢,或左右转身,以促进坐位平衡

(图为患儿俯卧位进行右侧臀大肌收缩练习)

4、腰背肌训练:患者趴在床上,双手背后,头和身体向上,感觉腰背用力

四点支撑,三点支撑

爬行训练:开始时家长可扶住患者骨盆以帮助其稳定身体,或帮助其挪动双腿,避免双腿一起向前窜

直跪及跪走训练

5、站立后训练:患者站立,练习侧抬腿(臀中肌)

患者站在地上,向后练习踢腿,感觉屁股在绷劲

患者站在地上,向上勾脚尖(胫前肌)

6、练习双腿一前一后站立或一左一右分开站立,开始时可先练习靠墙站立,注意纠正异常姿势,可逐渐过渡到单腿站立

7、(术后2个月)静蹲及蹲起练习

术后腰围应佩戴半年,在给患儿活动的同时也应加强他的主动活动,练习行走后,要给患儿被动活动双下肢,以避免关节变形,注意训练的循序渐进及安全,避免由于训练造成伤口延迟愈合或影响腰椎稳定性。

作者:周莉北京医院康复科

来源:康复医学网

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hl/7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