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基本常识 > 干货李石良教授针刀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 >
干货李石良教授针刀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本院更多精彩课程
《国医薪火传承班》冬季班开始招生了,全国仅限30名
国医大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传承班→福利大放送中······
郝万山·高建忠联袂主讲!《全国名医带你学经方》传承班→福利大放送中······
一、定点(一)方案①(图1-2-5)(二)方案②(图1-2-6)二、消毒、铺洞巾与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每点注射1~2mL,进针方法同针刀进针法。注入麻药时,必须先回抽注射器确认无回血。三、针刀松解(一)方案①头后大直肌止点位于头上斜肌止点下、内侧,其附着区呈内上至外下分布,附着区的外侧缘被头上斜肌内侧缘所遮盖,附着区的中点位于耳垂中点水平线上,为耳垂中点与后正中线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35mm,附着区的宽度约为25mm,这些解剖特征可供松解头后大直肌止点时参考。
4.枢椎棘突点
切割目标: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在枢椎棘突的止点。6月1日哈尔滨
穴位埋线+减肥美容+水针透刺学习班--赵喜新
术者左手拇指尖端按在枢椎棘突处固定进针点,右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躯体矢状面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将针刀沿左拇指尖端按压处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韧带至枢椎棘突骨面。因为枢椎棘突有分又现象,故操作时要注意,进针后分别向两侧摆动刀锋寻找棘突的分叉,以下的操作需在两侧分又处的骨面分别进行。首先移动刀锋至棘突分又处骨面外侧缘及上缘,同时调整刀口线方向使之平行于骨突缘,轻提针刀1~2mm,沿骨突之上缘及外侧缘分别切割2~3下以松解头后大直肌与头下斜肌的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辅料包扎。
(二)方案②1.枕部中、浅层肌肉及项韧带止点
(1)枕外隆凸下缘
切割目标:项韧带止点。
术者左手拇指尖端按在枕外隆凸下缘进针点,右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沿枕外枕外隆凸下缘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韧带至颅骨面,调转刀口线方向90°使之与矢状面垂直,将针刀提至皮下,再切割至骨面,切割过程中可听到明显的“咯吱、咯吱”的切割软组织声,重复3~4下以松解项韧带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辅料包扎。
项韧带位于后正中线,其两侧的朋肉组织由浅入深分别为斜方肌、头半棘肌等,在此处松解时,若将针刀稍向两侧倾斜,也可对斜方肌和头半棘肌纤维进行松解。
枕外隆凸下24mm即有可能为枕骨大孔边缘,此数据可供术者参考,作为针刀松解时避开枕骨大孔的依据。
斜方肌头半棘肌与项韧带在枕部的附着点由浅入深均位于上项线后正中两侧,斜方肌附着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30.75±5.73)mm,头半棘肌的止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42.45±7.29)mm,项韧带止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约35mm,这些数据可作为此处松解时的参考。
(2)枕外隆凸外侧25mm处
切割目标:头半棘肌、项韧带。
进针方法与松解方法同上。头半棘肌的单侧止点宽度达(42.45±7.29)mm,因此,枕外隆凸外侧25mm处约为其附着区中点。
在该点进针及松解操作时需要了解局部神经血管的分布:约有1/3的人枕大神经穿头夹肌腱弓线浅出[该点距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17.68±7.33)mm,距上项线的距离为(35.79±8.67)mm],枕大神经浅出后继续向外上方走行,约在枕外隆凸旁开35mm处分为4~5个分支。同时,多数枕大神经有枕动脉伴行。
2.各颈椎棘突点
切割目标:项韧带、棘间肌。
术者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在棘突定点处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韧带至棘突,然后,调转刀口线方向90°使之与水平面平行,将针刀提至皮下,再切割至棘突尖骨面,并继续沿棘突上缘或下缘切割棘间肌(幅度2~3mm),以上过程重复3~4下,以松解项韧带和棘间肌之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辅料包扎。
在棘突点松解时需要注意:C4~C8神经的后支分布于棘突尖部的项韧带组织中并穿过夹肌及斜方肌,终于相应部位的皮肤。针刀松解过程中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