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基本常识 > 干货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
干货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后部肌群分为五层
第一层,最深层颈回旋肌,起于第1颈椎到第7颈椎横突.止于各椎板上。颈回旋肌上层是颈多裂肌,起于第4到第7颈椎关节突,止于第1到第3椎骨高度。都受脊神经支配。如图(JH)(JH)
图(JH)
图(JH)
概况:多裂肌和回旋肌是椎骨间深层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长。它的制约作用大于运动作用;在较大肌肉使脊柱弯曲时,它们防止个别的椎骨过度弯曲或旋转而脱位。在颈部的回旋肌是不明显的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多裂肌跨越2-4个椎关节,只旋转一个或两个关节。
功能: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使脊柱伸展.侧屈和旋转,实际上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辅助大的肌肉。这些小肌肉似乎主要参与个别椎骨位置小的调整。
第二层,颈半棘肌,头最长肌如图(JH),斜角肌如图(JH),肩胛提肌如图()
图(JH)
概况: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在提物和向前倾斜时参与支持头部。因而,它们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疼主要涉及的肌肉。肌连接:
1.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
2.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功能:头最长肌:1.伸展头部,向同侧屈曲颈(侧屈)。2.当前倾时支撑头部。
颈半棘肌:1.伸展头部。2.侧屈颈部。3.使头向对侧旋转。
相关部位:1.头最长肌:头侧面带状区域,特别是顳部的前面。2.颈半棘肌:头后面(典型的紧张性头疼)。
图(JH)
斜角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虽然它们明显的作用是使头向两侧旋转,我们也用其抬高胸廓,而且在反常的呼吸时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因而,斜角肌承受很大的张力,大部分人都存在这一肌肉问题。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浅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液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当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紧张时,它们可能在这一区域的某些点受到挤压。有时很难鉴别是斜角肌引起的疼痛还是臂丛受压引起的疼痛。注意:小斜角肌不是在所有的人都能发现,而且经常仅一侧有。虽然她可能有激发点,但很难用手法使其分开,它可以作为前斜角肌的一部分被治疗。
前斜角肌,起始点:第2~5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颈神经丛(C1-7,T1)
中斜角肌,起始点:第1~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后斜角肌,起始点:第4~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功能:1.使颈椎侧曲的主要肌肉。2.前斜角肌:双侧作用帮助颈部屈曲。3.后斜角肌: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举高和搬动物品时也参与抬高胸廓。
肩胛提肌如图(JJ)
概况:肩胛提肌可能是颈部和肩部疼痛和紧张的常见位置。在背部和肩部携带重物时,它是最易负重过度的肌肉之一。在抬高肩胛骨时,它协助斜方肌;在使盂状窝下旋时,它协助菱形肌。
肌连接:1.上方,至上4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2.下方,至肩胛骨上角。
功能:抬高肩胛肌。
相关部位:肌肉上方局部,肩胛骨内侧缘,横跨肩胛骨上方至上臂背面。
第三层,头半棘肌如图(JH)
相关连接:上连接枕骨,下连第4颈椎到第6胸椎横突.由颈神经,胸廓神经(C4,5,6)
功能: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
第四层,头夹肌和颈夹肌如图(JH)。
概况: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多种头痛有关。
肌连接;下方,至第3颈椎到第6胸椎棘突。
上方,1.颈夹肌连接到前两个或三个颈椎横突的背面。2.头夹肌连接到乳突和紧张乳突的枕骨的一小部分。
功能:这些肌肉伸展颈部并使头向同侧转动。
相关部位:头夹肌,至头顶。颈夹肌,
1.至眼。
2.顳部和耳至枕部的区域。
3.至颈角部。
第五层:斜方肌如图(J)
概况:
斜方肌覆盖很大区域并有多种功能。虽然它是颈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斜方肌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疼痛和不舒适。因为它容易接近而且手法治疗可明显缓解,因而是朋友之间进行简便按摩最常涉及的肌肉。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斜方肌覆盖在所有颈后部.肩部.和背上部其他肌肉的表面,因此,在检查和治疗这些部位其他肌肉时自然包括斜方肌的检查和治疗。因为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它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熟悉它的起止点.功能和涉及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总之,检查和治疗斜方肌颈部可通过检查和治疗颈后部其他肌肉来完成。同样,检查和治疗斜方肌中部可通过肩胛骨上方和周围来完成。
起止点:
上斜方肌起点:上方和内侧,至上项线.项韧带和颈1到颈5的棘突。
止点:下方和外侧,至锁骨外1/3受副神经C2,3,4支配。
中斜方肌起点:内侧,至第6颈椎到第3胸椎的棘突和韧带。
止点:外侧,至肩胛骨肩峰和肩胛冈的上部。
下斜方肌起点:内侧,至第4到第12胸椎的棘突和韧带。
止点:外侧,至肩胛嵴的内侧端,接近肩胛提肌连接处的下方。
功能:
1.提高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一同作用)。
2.向上方旋转肩胛骨(向上移动关节盂)。
3.使肩胛骨回缩(向脊柱方向拉)。
4.压低肩胛骨。
5.伸展头和颈(双侧活动)。
6.转动头和颈(单侧活动)。
相关部位:
1.肩部上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顳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颌角疼痛。
2.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后部颅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间疼痛.
3.在中斜方肌的激发点,特别是位于接近肩峰外侧端的激发点引起上臂近端外面下至肘部的疼痛。
颈后部五层肌群横断面(平第五颈椎)解剖示意图:
更多精彩请 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实体教学,真实人体标本教学,由针刀专家及解剖教研室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二、培训收获:
1.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
2.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授予国家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庞继光教授全程主讲针刀医学精品特训班》
一、培训特色:(理论+临床+解剖+实操,每班计9天)
1、实体解剖: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刀操作,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
5、提升管理: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二、培训收获:
1、免费获赠现代美国、中国、英国3D医学解剖软件三套
2、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并授予国家Ⅰ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3、培训结束后医院针刀科进修临床免费进修学习一个月
4、培训结束后经过申请,可以直接进入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
5、优先选择有条件的学员单位,共同申报国家级针刀医学科研课题。
培训
张悦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