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北京皮肤科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6602.html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月龄以内婴儿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物。

***首先识别发热儿童有无可能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

家属可判断其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呼叫、触摸等方法判断其反应);

脸色是否发白、发紫;

呼吸是否存在异常(喉鸣,犬吠样咳嗽,吸气时锁骨上下窝、胸骨上窝、剑突下及肋间软组织凹陷;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点头样呼吸;呼吸过快过深过浅等)

(若身处医疗机构,则需要测量并记录发热儿童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

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医院就诊或者呼叫。

实在不会评估,就主观感知患儿跟平时情况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判断发热程度

以腋温为准,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

对于腋下测量体温的方法,首先要将腋窝的汗擦干,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左右,然后将水银体温计的水银端夹到腋窝,一定要夹紧,超过5分钟再拿出读数。如果患者比较瘦弱,上臂的肌肉较少,可能夹不住体温计,可以让家人帮助,使上臂紧密的贴在胸廓侧面或者将胳膊放在胸部上面,可以使腋窝紧密包裹住水银体温计的水银端。如果腋窝空虚,测量的体温就会低于实际体温,反映不出患者是否发热。

***判断发热患儿的严重性

处于“绿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了解何时需要进一步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

***这些特殊情况也需要立即就诊

发热患儿伴某些典型症状和体征时,往往提示一些特异性疾病。识别这些症状和体征有助于对发热儿童做出可能的诊断。

例如,发热伴颈强直、前囟膨隆、意识水平下降、抽搐,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发热伴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胸凹陷、肺部湿音、发绀或血氧饱和度降低,往往提示肺部感染;

发热伴肢体或关节肿胀、患肢不愿活动、不能负重,需考虑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

发热超过5天,且合并下列表现:双侧非渗出性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口腔咽部黏膜充血、指(趾)端红肿、多形性皮疹、颈淋巴结大,提示存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

***哪些情况可以先自行药物退热?

除外上述的危急情况、特殊情况外才能考虑先自行家中药物退热。

推荐:

a对≥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应给予退热药物。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dwh/1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