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饮食调理 > 瑜伽练习如何更稳固5个动作增强足弓,帮助 >
瑜伽练习如何更稳固5个动作增强足弓,帮助
自从人类可以站立行走以来,双足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许往往是最不起眼、但功能性、重要性及其重要的部位却时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百里挑一#
我们经常谈论面部的保养、手臂的如何塑形、双腿如何减脂,如何为身体增肌,却很少谈论过有关我们人体的双脚应该怎样强化!
练习瑜伽的朋友都会经常接触到这样的词句,“感受你的双脚牢牢的抓紧地面”,“用你的双脚去抓实地垫”,对于瑜伽而言,双脚起到根基的作用,就像我们的双足是身体的行动的基础一样,一棵大树必须有牢牢的根部才能稳固地矗立在地面上。
没有牢固的根部,树木就不可能会茂盛,同样没有稳固双脚,就不会完成各种标准的瑜伽体式,而足弓对我们人体的脚部来说,建立正确的足弓可以帮助脚部均匀承受身体重力,继而才能帮助身体维持体式的平衡,避免身体各个部位因承受压力不均而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减少关节损伤或者身体疼痛,维持良好的体态姿势。
足弓不仅在生活中对我们人体整个活动影响很大,在瑜伽体式练习中更是起到基石的作用,当我们沉溺于挑战各种高难度肢体体式时,进入瓶颈期,越发感觉无法掌握身体时,不妨回过来仔细看一下如何做好最基本的扎实功--怎样增强足弓,也许会帮助你在瑜伽体式练习中,更好的感知到你身体各个部位传达出的语言,从而获得更多的体会、经验。
足弓的结构
足弓由脚部的跗骨、蹠骨连带韧带、肌腱共同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内外方向的横足弓。内侧纵弓起到缓冲震荡的作用,帮助分散身体压力,外侧足弓则是帮助身体维持直立姿势,支持身体平衡。
我们人体的足弓是由众多上宽下窄的具有特定形状的骨块结构组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一旦脚部承受压力时,便会呈降低状态,使这些压力传导至韧带处,当韧带呈现紧绷状态时,脚部的内外肌群便会开始收缩以帮助韧带维持足弓的结构状态。
足弓的作用
首先:足弓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的双脚变得牢固、活动更轻巧灵活、具有回弹性,可以帮助身体承受较大压力的同时,进行缓冲和减少运动过程中,对身体由此产生的震动作用,保护脚底密集的血管和神经组织,避免起受到过多压力导致压迫情况。对于我们人体的反应机制来说,曾有研究表明有足弓的人,意识更为觉醒,没有足弓的人,相比较而言就稍微感觉迟缓一些,扁平足人群在生活运动中都更易疲劳。
如何检测自己的足弓是否属于正常状态:
首先:取出一张较厚的牛皮纸张,放置于平坦的地面上,将你的一只脚用水充分沾湿足底部位即可,不可水分过多;然后用浸湿的那只脚去充分踩实在牛皮纸张上,可充分显示出足部的完整形态即可,然后可与下图进行比较,判定自己足部的状态。
对于扁平足的人群而言,如果是先天性的骨骼发育不良导致足弓缺失,进行相关的足弓增强训练虽可以帮助强化肌肉,只能尽量减少扁平足的弊端,但无法改变根本问题,无法使足弓重新塑造出来。而高足弓的人,脚部在承受身体重量时,大多集中在双脚的前端、后端,使内侧的足弓明显过高,脚背韧带过于紧绷以致骨骼发生形变,导致足弓弧度变高,更易在生活日常活动感觉疲劳和疼痛,易发生足底筋膜抽痛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可以进行相关的足弓强化激活训练,骨骼是形成足弓的基础,而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足弓的关键,正确的强化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足弓周围韧带和脚部肌群力量,从而建立正确的足弓。
如何训练增强足弓:
1、站姿提脚后跟:
首先:身体呈山式站立姿势于地垫上,两脚分开一个髋的距离,身体重量均匀地分布在两脚脚掌上;然后慢慢的同时抬起你的双脚脚后跟,两脚的前脚掌压实地垫不离开,双腿呈平直状态,膝盖不要弯曲,此组动作以十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即可。2、站姿先后提脚尖和脚跟:
首先:身体呈山式站立姿势于地垫上,两脚间距一个髋距,然后身体向后倾斜,抬起两脚脚尖处;两脚跟稳固身体平衡后,再向上提起两脚足跟处,前脚掌压实地垫,维持身体平衡,此组动作以十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即可。3、站姿脚趾内扣:
首先:身体呈山式站立姿势于地垫上,两脚间距一个髋距,然后先抬起一只脚的脚尖,五只脚趾向足弓方向内收抓地;然后再换另外一只脚,五脚趾抓地内收,维持3秒后,再进行先后脚趾平展放松,此组动作以十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即可。4、脚趾内扣前滑:
首先:身体呈山式站立姿势于地垫上,两脚间距一个髋距,然后同时抬起两脚脚尖,十根脚趾同时内扣抓地,带动身体向前滑动;注意刚开始时,不必要求滑行过远的距离,以免造成脚趾擦伤。此组动作以十五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即可。5、双脚踩踏动作:
首先:身体呈平直状态站立于地垫上,两脚跟相并,双脚脚尖朝前;然后进行交替向上抬起两脚足跟直至脚掌完全踩实地垫,进行循环的抬起,交替下落动作,此组动作以十五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