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检玩转臀部肌肉臀大中小肌及梨状肌

臀部肌肉可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一块肌肉:臀大肌

中层一块肌肉:臀中肌

深层:1.臀小肌

2.盆—转子肌群:梨状肌、上下孖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

臀部肌肉附着点参照图:

1.臀大肌

臀大肌:是臀区最大,最表浅的肌肉。其是一块宽,厚的四边形肌,上有脂肪筋膜覆盖,形成臀部常见的隆起形状。

起止点:起自髂嵴、骶骨、尾骨和胸腰筋膜,肌束斜行向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大转子下方的臀肌粗隆,一部分肌束合并于阔筋膜张肌。

主要作用:后伸并外旋髋关节,还可通过固定骨盆于股骨维持身体直立,因此对于行走和骨盆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受臀下神经(第5腰神经,第1、第2骶神经)

触诊臀大肌:

图显示的是从上方观察臀大肌。

髂嵴、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是臀区最基本的骨性标志。

臀裂几近水平位,大致与臀大肌下缘相一致,稍斜向下外侧。

检查时,要求被检查者大腿前面抬高离开检查台,屈膝腰部固定。检查者右手下压大腿后下部以防止膝部活动。手即可触及臀大肌的收缩。可与对侧松弛的臀大肌相比较。

注:腘绳肌收缩可以屈曲膝关节,有利于臀大肌的活动。

2.臀中肌

臀中肌:宽厚肌肉,起自髂嵴、髂前上棘、髂窝外面、骶髂部纤维弓和臀肌腱膜,止于股骨大转子。

运动:

其可外展、上抬和内旋髋关节,当股骨附着点固定时,在矢状面还可稳定骨盆。

受臀上神经(第5腰神经、第1骶神经)支配。

触诊臀中肌:

基本的骨性标志是髂嵴前部和大转子上缘。

嘱被检查者髋关节抵抗阻力外展,检查者右手拇、示指之间的即是收缩的臀中肌。

然后置被检查者髋关节于外展和屈曲位,嘱被检查者快速、不断地内旋髋关节,能更好地触诊。此时阔筋膜张肌位于臀中肌的下前方。

注:检查者施加阻力的左手应放在被检查者股部的外下方,膝关节稍上方,以固定膝关节的活动。如左图所示,(1)显示的是臀中肌肌腹,它位于阔筋膜张肌后上方。

观察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

3.臀小肌及盆—转子肌群: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的深面,起自髂嵴前面和髂窝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和髂关节囊。(图中示臀小肌)

运动:

臀小肌可外展、旋转髋关节,稳定骨盆。

梨状肌、上下孖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属于盆—转子肌群,全体参于:①髋关节的旋外运动。②当梨状肌在股骨附着端固定时,它外展和稳定髋关节。③股方肌内收髋关节。

注:当髋关节外展时,盆-转子肌群使髋关节旋外。当髋关节屈曲时,盆一转子肌群使髋关节水平外展。

触诊臀小肌:

检查者右手拇、示指置于大转子上缘和髂嵴最前部之间。

检查者左手支撑被检查者的股、膝和小腿的内侧面,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之间即是阔筋膜张肌。

被检查者从最初屈膝、屈髋关节各90°的姿势,变为髋关节内旋,胫骨带动“向上”。检查者可以在手指下感受到肌块的收缩,此肌即是阔筋膜张肌。臀小肌和臀中肌位于此肌腹的后上方。

注:仅仅能在手指下感受到臀小肌的收缩,而不是可以直接触及,这是由于臀小肌被臀中肌前部的肌纤维覆盖,这些肌纤维与其同时收缩。

梨状肌:

起止点:

此肌近侧端附着于第2和第3骶骨的前面。

此肌远侧端附着于上孖肌和大转子上缘。

触诊方法:

梨状肌位于臀区。为了感受其在臀肌肌块深面的位置,必须确定以下两个骨性标志:大转子上缘和骶骨外侧缘。梨状肌是介于上述两个结构之间的肌肉。

此文章为本平台整理原创,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最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前方阅读,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视频

学会颈部触诊,轻松搞定颈部疾病

触诊

胸腰椎、躯干后肌群触诊,实用的不容错过!!

3.触诊

22个细节知识让您全方位掌握肩胛骨触诊技巧

4.(全)|掌握全身关节解剖,只需此一篇

5.动画

4分钟动画与文字带你深度认识脊柱解剖、生物力学、突出原理

6.全身皮神经分布图|全身皮肤节段性神经支配

鸿运滚滚来

GOODLUCK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dwh/14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