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诊断检查 >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并神经阻滞治疗颈肩综 >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并神经阻滞治疗颈肩综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并
神经阻滞治疗颈肩综合症
浙江省医院胡 馨 谢道奋
颈肩综合症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以及由此引起的颈椎间神经根受压导致颈肩部酸麻、胀痛症状的总称。在本院疼痛门诊患者中占45%以上,本院从年5月至年12月使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线偏振光)照射并用神经阻滞治疗颈肩综合症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已确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伴肩周功能性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5±9.98)岁,B组30例,为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18±8.2)岁。
1.2 治疗方法
A组(S+N)30例观察组,(S)使用日本产超激光(SuberLizer)HA-型双臂治疗仪,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波长nm,用B型透镜同时照射患侧颈丛、臂丛,选择功率输出量80%,照射2s停3s(2:3)。用C型透镜大面积照射患侧肩周三角肌前后部、喙肱肌腱,功率输出量80%,照射8s停2s(8:2)。每个点照射10min,每天照射治疗1次。照射治疗5-10次。(N)神经阻滞疗法,在患侧颈浅丛、臂丛(肌间沟部位)、肩周三角肌前后部、喙肱肌腱、注射消炎止痛液。注射1次。B组(N)30例对照组,神经阻滞疗法,方法同A组。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两组神经阻滞,消炎止痛药物配制:2%利多卡因10ml,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40mg,维生素B.1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每个神经阻滞部位注射4ml。两组各有11例有严重的肩周粘连,治疗时患侧需做一次性松解术。结合功能锻炼。一次性松解术具体方法:臂丛神经阻滞完全后,患者仰卧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患者纵轴方向牵拉1~2min,然后牵拉外展90°,此时助手固定患肢腋部与术者反方向牵拉患者至°,然后让患者坐起,将患肢后伸内旋。可听到解除粘连的撕布声。两组患侧功能锻炼方法,以俯身前后内外摆动上肢,或俯身画圈和爬墙等方法,每天数次。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颈肩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颈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有效:颈肩及上肢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颈肩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无效:疼痛症状及功能活动无改善。(2)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评分尺(0-10分)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malogScale,VAS),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高VAS值、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次数(S-L)和神经阻滞次数(NB)情况,计算VAS下降率。治疗效果以VAS的改善程度来评定:VAS下降率80%为显效,20%~80%为有效,2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随访6月,记录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见表1和表2。两组病人治疗前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肩周炎的方法有较好疗效,治疗后VAS值显著下降,S+N组的VAS值明显小于、下降率大于N组;S+N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P0.05。
2.2 治疗次数及复发情况
见表3。S+N组的神经阻滞的次数,明显少于N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N组,P0.05。
3 讨论
颈肩综合症由颈椎的软组织损伤、变性、解剖移位,使脊神经根受到牵拉或压迫刺激,引起颈肩臂痛和肌肉痉挛,从而产生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周软组织粘连,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和冻结肩的复合症状[1]。
早期阻断病理性恶性循环,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2],对于治疗急、慢性颈肩综合症可立即见效。作者使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产生~1nm波长的近红外线,可达深部组织50mm而起作用[3]。
通过其光电能、电磁波及光化学作用而抑制神经兴奋性,减弱肌张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机体活性物质生成及致痛物质代谢加速等作用而发挥镇痛、消炎、消肿的功效[4]。
DemuraS等证实,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的照射可有效的改善关节周围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弹性,从而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5]。局部注射药物联合应用超激光照射治疗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有利于药物在局部的扩散和组织的利用,肌肉松弛和局部疼痛的缓解阻断了疼痛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6]。
参考文献
1徐军,主编.肩周炎防治30问北京、金盾出版社,.15.
2周振东,主编.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吴新军,许国忠,王俊科.直线偏振光红外线(超激光)治疗变形性关节炎的疗效的临床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3:.
4桑清文、白树东、严相默.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合并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7
5DemuraS,YamajiS,IkemotoY,etal.Effectoflinearpolarizednear-infraredlightirradiationonflexibilityofshoulderandanklejoints.JSportsMedPhysFitness.,4:~44
6娄彦,王继红,郑海涛.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7:79.
线偏振光(超激光)
疼痛治疗仪简介
以绿色医疗、标本兼治为研制原则,采用世界最新光电技术,在~1nm的人体透射窗口范围内,光波输出功率高达mw,对人体组织的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cm以上。
本仪器取激光之方向性及线偏振光之精华,避激光波长单一,治疗功效低之缺陷,取近红外线穿透力强、复合波长带之精华,避近红外线散射、吸收、无偏振光之缺陷。
利用四种不同功能的探头,通过对人体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和痛患局部照射,可对人体炎症性、神经性和创伤性疾患进行有效的无创治疗。
SUPERLIZER由于副作用小,效率高,在疼痛治疗及功效康复等方面日益受到重视。
由于它可以有效地调节机体功能,专家认为,SUPERLIZER可望成为21世纪重要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文来源:安蒂艾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