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神经根直径MR神经成像观察

引言

以核磁共振观察脊柱,照见之影像,为人体检查时的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神经结构、椎旁肌肉与软组织,腰椎旁器官(有时会有意外所见,容易遗漏);《脊柱甘露语林》,于已发布的八百余篇学术科普文中,按主题归类,制成影像观察合集。

?图1《脊柱甘露语林》:影像观察

阿根廷Chaves与同仁,以核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ResonanceNeurography),观察测量腰骶丛神经根粗细,《脊柱甘露语林》,跬步前行,择期精华,呈现于众。

方法与结果

11名志愿者,男/女比例为3/8例,平均年龄34岁(18-53岁);行SignaHDxt3.0T核磁共振神经成像扫描——IDEALT2加权(2点Dixon去卷积技术,优于超短时反转恢复序列)。于冠状面测量腰2至骶1神经根直径,测量部位为背根神经节5mm处。

统计分析:以R语言v3.2.4与Statav12.1软件统计分析,以Cronbachalpha评估不同影像医师间的一致度。

观察测量者为3组影像医师,MRN经验分作:3年,3-6年,6年。

结论和讨论

11名志愿者腰骶神经根平均直径数据:腰2为3.12mm,腰3为4.29mm,腰4为5.13mm,腰5为5.29mm,骶1为5.38mm。影像医师观察者间一致度为0.73。

图2A健康志愿者的冠状位IDEALT2相神经成像:腰骶丛腰2-骶1神经根;B斜位IDEALT2相神经成像:腰4、腰5与骶1神经根。

Chaves与同仁亦以腰椎标本实体测量,并与MRN结果比对,在此不再赘述。

如同人体体重、身高的多样性差异,人体腰椎神经根,亦存在个体间差异;测定的神经根直径数据,与测定人数、地域的不同,亦有所差异。

通常,影像或临床医师以MRI观察腰椎神经根,正常或异常,常基于经验判断,未予量化;此MRN探索,人体腰椎从腰2至骶1,神经根渐渐增粗;结合学界既往探索,人体腰椎中,腰1神经根最细,腰4最粗;加上骶椎,则骶1最粗。

参考文献

Chaves.H,Bendersky.M,Go?i.R,Gómez.C,Carnevale.M,Cejas.C.LumbosacralPlexusRootThickening:Establishingnormalrootdimensionsusingmagneticresonanceneurography.ClinAnat.

原文下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zlyy/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