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基本常识 > 桥东社康家庭医生便民服务之中医适宜技 >
桥东社康家庭医生便民服务之中医适宜技
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服务介绍
1.电针刺治疗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低频脉冲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常用于各种痛证、痹证及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
2.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是用艾叶或艾绒作为施灸原料,在患者体表面烧灼、熏熨的方法。
临床常应用于各种虚证,寒证,如慢性腹泻,寒性腰痛,腿痛,寒痹,着痹,急性腹痛及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3.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杯罐吸附在腧穴或应拔部位的皮肤之上,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宣散邪阻;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通畅气血,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防病的目的。
4.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的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
临床适用于一切中医所指的寒性、风湿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最多的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感冒、肩周炎、腰腿痛、冻疮、四肢末端循环障碍如手足发凉等。
5.中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
中频药物离子导入仪将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按摩溶为一体,同时接受了中频电流刺激按摩的综合治疗。
主要适用于治疗颈椎、胸椎、腰椎以及神经根水肿、软组织挫伤、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在按摩状态下,对骨折愈合、疤痕粘连、胃痛、腹痛、牙痛、神经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6.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本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例如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中暑、伤暑表证、呕吐、腹痛、疳积、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头昏脑胀、风湿痹痛等。
7.中药热封包疗法
中药热封包治疗是选择配制特定的中药(饮片或散剂),通过特殊的包装封闭,并加热之后,外敷相应的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运动系统慢性疼痛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颈腰椎病,关节炎等,以及腹部虚损性慢性疼痛等,还能治疗急性炎症和痛证。
8.耳穴治疗
从中医学及传统保健理论来看,耳朵是人体的微缩器,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外在窗口。
耳针的适应症很广泛,如各种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各种慢性疾患等。
9.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主要是对中药药液加热而产生中药蒸汽,患者在薰蒸治疗时,通过中药蒸汽的热敷使全身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在蒸汽环境内,肌体内邪外出,药物离子通过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
中药熏蒸适用于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腰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挫伤、腰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等腰酸背痛症、骨伤科急症期(48小时)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伤风感冒、哮喘等。
10.中医体质辨识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同时还为中医标准化探索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中医体质辨识操作简单、方便理解、容易为使用者所接受。
依照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总结归纳,人的体质主要细分为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