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症状表现 > 荧光镜引导下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可减 >
荧光镜引导下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可减
编译:医院麻醉科
背景:研究无创伤性患者关节突关节内注射(俗称小关节)的文献较少。因此,关节内注射被认为是治疗颈关节突关节疼痛的一种可能方法。神经射频消融术(RFN)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小关节颈痛的方法。
目的:本前瞻性观察研究调查无创伤性人群的注射反应,以确定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注射是否减少颈部疼痛患者对RFN的需求。
方法:采用双阻滞模式(DBP)判断症状是否为关节突关节介导的.采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诊断注射。通过DBP的患者接受了经荧光镜引导下的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倍他米松和1%利多卡因),并随访1年。结果在1年随访中,病人报告的改善和阿片类药物的使用,VNS评分(VNS)2,VNS下降50%。
结果:例入选,51例通过DBP。这51例患者接受了注射。一年后失访7例,对44例(59个关节)患者进行调查。59个关节中34个显示VNS≥2点,或在1年后总体症状改善50%。44人中有24人停止使用麻醉药品。
局限性: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缺乏随机性和盲目性,较小的样本量,以及对参与者主观反应的依赖。因为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所以无论是病人还是作者都可能无意中产生这种偏差。
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可减少对RFN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颈椎关节突关节(常称为小关节),是慢性颈部疼痛的常见来源(1)。虽然颈部疼痛的病因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但颈内侧支阻滞是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2-4)。最近的文献综述了各种诊断颈小关节疼痛的方法。Boswell等人报告了具有双重诊断阻滞的腰椎小关节神经阻滞的一级证据,至少75%的疼痛缓解,平均患病率为16%至41%,假阳性率为25%至44%(5)。同样,Manchikantietal报告了基于11项对照诊断准确性研究的II级证据,该研究使用对照诊断块诊断无椎间盘突出或根性疼痛的患者的颈椎小关节疼痛(5)。患病率为36%~67%,疼痛缓解率至少为80%,假阳性率为27%~63%。
目前推荐的治疗关节突关节疼痛的方法是神经射频消融术(RFN)(5)。RFN是一种利用电流烧灼支配关节突关节内侧支的介入手术。历史上,观察研究表明关节突关节内注射是治疗关节突关节疼痛的有效方法。然而,巴恩斯利等人(6)的里程碑式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因此,关节内关节突关节注射作为无创伤性关节突关节疼痛的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案已经被忽视。
以往探索性治疗关节突关节注射的研究由于患者选择不当而受到阻碍。这些研究大多没有使用双阻滞模式来识别关节突关节疼痛。Folman等人(8)的一项观察性研究与我们的研究设计最接近,涉及30名无创伤性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50%注射前疼痛的平均复发时间为12.47±1.89周。然而,缺乏诊断标准,因为患者是由单一的荧光引导下关节突关节内注射麻醉剂而不是内侧支阻滞来鉴别的。此外,研究的随访期不到6个月。
在另一项治疗性关节突关节注射的观察研究中,从未进行过诊断性阻滞。Kim等人(9)治疗颈椎关节突关节内注射60例。然而,诊断是基于影像学。本研究将患者分为3组:髓核突出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组和挥鞭样相关疾病组。C5-6和C6-7关节注射荧光镜引导,并记录疼痛缓解时间。所有组在注射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无症状时间。有趣的是,挥鞭样相关疾病组无症状期最短。这一发现与作者对巴恩斯利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