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宁主任丨胳膊疼案例神经痛胳膊疼

1.2.3.4.5.6.7.8.

  金铃子散是一个成方比较早的经典方剂,最早记录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属于时方范畴,具有疏肝泄热、活血止痛的作用。临床常常用于肝郁化火证,常以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从止痛的范围来看,可以用于心痛、胸痛、胁肋疼痛、胃脘疼痛、腹部腰腿疼痛,可见这个方子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专家简介

杨以宁

北京中医知名专家

临床诊疗经验四十五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国医大师周超凡亲传弟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

神经内科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

北京全域联合面神经研究院专家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梅杰综合征、三叉神经痛、癫痫、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脑缺氧、供血不足、中风偏瘫、帕金森、颈腰椎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科疾病。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中医诊疗面神经疾病方面颇有积淀和建树。早年学习中医时,师从中医学家关幼波的堂弟关隆老先生,潜心学习中医诊治疑难病。近年来不断探索,拜国医大师周超凡老先生为师,在中药用药方面继续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曾多次受邀参加中西医疑难病诊疗学术报告会并发表重要演讲。曾多次受到BTV北京卫视《北京您早》、《都市晚高峰》等栏目的采访;同时也作为北京法制晚报《健康大讲堂》栏目受邀嘉宾,对于面神经疾病进行科学宣教,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患者的广泛   那么这个金铃子散究竟由哪些药物组成呢?据《太平圣惠方》记载,全方由“金铃子、延胡索各一两”两味药组成。煎服方法是将这两味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时取药末三钱,用黄酒送服。现代用法也是将两味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时取药末9克,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金铃子散的方证是由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所致。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这样就会导致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临床上容易出现心腹胁肋等部位的疼痛,而且疼痛会随着情绪波动时发时止。如果肝气郁结进一步加强,日久化火,就会出现口苦、舌苔黄、脉弦数等。所以,可以用金铃子散疏肝清热、活血止痛。

  金铃子散仅仅两味药,为何却有这样奇妙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奥秘。方中金铃子为君药,味苦性寒,尤其善入肝经,能够疏肝气、泻肝火。延胡索为臣药,味辛苦而温,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这样两味药组合在一起,不仅仅是一个止痛良方,还是一个活血药对,两味药的配伍能够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不仅是治疗肝郁化火所致的胸腹胁肋疼痛的常用配方,还是治疗气郁血滞所致的各种疼痛的基础配方。

  当然,仅仅两味药的方子,在临床上遇到兼证了就需要及时加减化裁,才能更好的发挥临床功效。比如胸胁疼痛厉害的,可以加柴胡、郁金、香附子等中药;如果脘腹疼痛厉害的,可以加上木香、砂仁、陈皮等中药;如果痛经的话,可以加上当归、益母草、香附子等中药;如果伴有疝气疼痛的话,可以加上橘核仁、荔枝核等中药。

  对于金铃子散在止痛方面的奇特作用,现代对它的作用也在不断探索。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只要辨证属于肝郁化火就可以。当然,止痛作用这么强大的金铃子散,也有不适合使用的时候。比如平素身体有虚寒的患者,不宜使用,另外,孕妇也不适宜使用这个方子。

  预防四妙招

  1、注意保暖和饮姜茶

  在低温办公室自备长袖外套和姜茶,让自己始终保持在舒适的室温中,随时喝姜茶发散风寒。

  2、阳气至旺之时 贴天灸护阳

  “冬病夏至三伏灸”。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对于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的人可进行三伏天灸,来强壮自身阳气,提高免疫力。

  3、灸督脉,壮阳气

  灸督脉,壮阳气。“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艾灸督脉上的背俞穴,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位,不仅可以提升一身之阳气,也可以温煦相应的脏腑。

  4、运动升阳 舒筋活络

  中医讲”动则升阳“,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舒筋活络,也可以升发人体的阳气,炎炎夏日,游泳既可解暑又可强身,是个不错的选择。

—往期回顾—

●1、面瘫后遗症两年,中药两个月,患者复诊:抬眉、口眼联动都改善了!

●2、面瘫十六天、中医用药7天恢复,患者:我都没事儿了,太谢谢主任了

●3、孩子癫痫频发影响上学,中医施治,家长:孩子长高了、长胖了,其他什么情况都没有!

●4、面肌痉挛一年,中医辨证施治,不自主抽动消失!

●5、三叉神经痛好几年,病人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治疗后比之前好多了!

联系方式一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向我们留言!

联系方式二

专家联系方式

专家助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dwh/14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