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之立夏,通过艾灸改变寒虚体质的黄金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明日立夏,按节气上讲,正式进入夏季。夏季自然界的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交会,万物生长,是一年中外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与此同时,人体的阳气也处在生发外露的状态,因此,立夏是通过艾灸来改变寒虚体质的黄金时节。通过艾灸改善寒虚体质时,以下穴位是重点: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它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能通一身阳气,艾灸本穴位,是艾灸调理寒虚体质的重中之重,能清热解表、截虐止痫。主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如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系心在背之俞穴,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穴。心主血,藏神,有理气和血,化痰宁心安神之功,根据阴病取阳,故取心俞,它主治心脏疾患,食道气道诸病,神志病,肺脏病等,如心悸、偏瘫、狂痫、神乱、胸闷、失眠、健忘等。

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能通便消痔,舒筋活络。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如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它能开窍、泻热、降逆。有缓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肺系病症等,如奔豚气,大便难,小便不利,失眠等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心包是代替心脏行使职权的经络,是心脏的保护伞。它能够调理心脏出现的问题及多种病症,如胸闷、心悸、心烦、失眠、晕车、反酸、烧心等。

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当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以局部治疗作用为主,主要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有祛风除湿利关节的作用。如半身不遂,瘫痪,下肢痿痹,腰脊痛,腰胯疼痛,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遍身风疹,荨麻疹,脚气,水肿。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穴,位于人体下肢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要能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如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它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等。

艾灸操作过程演示如下

精品纯天然艾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dwh/11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