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之道bull中医针灸针灸基础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http://m.39.net/pf/a_5898921.html

大家好!

本次我们继续学习头颈部解剖结构下卷的内容。

本视频内容是学习12对脑神经的后6对神经,第7对-面神经和第8对-前庭蜗神经,第9对-舌咽神经、第10对-迷走神经、第11对-副神经和第12对-舌下神经。

本视频只介绍了每条神经的主要走行,其中省略了许多小分支和它们之间的交叉连接,画面中也删除了头颈部的自主神经。

在此感恩子鱼师兄的转录,让我们的学习更为高效!

———平仁学社针灸领学组

12对脑神经示意图

第7、第8对脑神经

第7和第8脑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这两条脑神经恰好在脑桥的下面发出,一起进入内耳道。

颅骨中的内耳道含有3个开口的短通道。

面神经向前通过内耳道进入面神经管,面神经在颞骨的面神经管内有一个复杂的走行,先围绕鼓室壁水平走行,然后垂直向下在茎突后面这里出颅。

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先稍微向前走行,然后形成一个U形急转向后走行,然后朝下转从茎乳孔出颅。

面神经在颞骨内的行程中发出3条分支,即岩大神经(一条自主性神经)、中耳的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和鼓索(神经),鼓索在鼓膜(耳膜)的内侧向上走行,鼓索传导舌头前2/3的味觉。

前面学习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时,我们已看到面神经穿过腮腺,图中标本腮腺已移除。

从茎乳孔出来的面神经发出很多的分支,它们支配所有的面部表情肌:颞支支配额肌,眶支支配眼睛周围的肌肉,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和上唇的肌肉,下颌缘支恰好起先于下颌体的下面,支配下唇的肌肉,还支配颈阔肌。

除了支配面部表情肌以外,面神经还发出分支支配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道后分支成前庭神经和蜗神经,这两条神经分别传导平衡觉和听觉。

第9-12对脑神经

第9-12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这4条神经汇聚在一起出颅。

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是迷走神经,起自一个较大的根和一系列的神经丝。

在迷走神经的下方是副神经,它起自一列神经丝,该列神经丝由C1向下至C5水平的脊髓发出,颈部的神经丝穿过大孔向上与第9、第10脑神经汇聚到一起。

舌下神经位置稍前,它单独穿过硬脑膜,通过舌下神经管出颅;第9-11脑神经一起穿过硬脑膜进入颈静脉孔,出颅。

下面依次加入或移除这4条脑神经覆盖的结构。

舌咽神经主要是一条感觉神经,它沿着颈内动脉的外侧走行,然后穿过茎突咽肌或位于茎突咽肌的外侧向下前方走行,进入咽壁,位于咽上缩肌和咽中缩肌之间。

舌咽神经传导舌头后1/3的感觉和味觉,还传导口腔后部和口咽的感觉。

迷走神经的意思是游移的神经,它一路游移走行至腹部,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胸部和上腹部所有器官的副交感神经支配,也是咽喉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迷走神经沿着它后面的颈内静脉和前面的颈总动脉(已移除)向下走行,一路走行至胸廓上口,过锁骨继续向下走行进入胸部(详见前述)。

迷走神经在颈部有重要的分支,一条进入咽壁的咽支和一条较大的分支-喉上神经,在下方胸廓内,迷走神经还发出重要的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的咽支进入咽壁,支配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和除了腭帐张肌的所有腭肌。

喉上神经向前方走行至咽下部,分成内、外支,内支穿过甲状锁骨膜进入喉腔,它传导咽、会厌和位于声襞上方的喉部的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迷走神经经过锁骨下动脉的前面,在此处发出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在右侧是围绕锁骨下动脉,在左侧是围绕主动脉弓。

喉返神经沿着气管向上内侧走行并经过甲状腺下极的后面,它向上走行到达环状软骨弓的后面,期间它穿过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或者是走行于这些分支之间。

喉返神经支配所有喉部的肌肉,除了环甲肌;它还传导声襞以下喉部的感觉。

副神经是一条运动神经,只支配两块肌肉。

副神经经过颈内静脉的上端,然后在二腹肌的后腹的后面朝后下方走行。

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有时候走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有时候穿过它,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出来后,副神经横过夹肌向后下方走行,到达另一块它所支配的肌肉的下方,斜方肌。

医学百科舌肌可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二类。舌内肌的起、止都在舌内,由上下垂直、前后纵行和左右横行等不同方向的肌纤维束组成,且互相交错,收缩时可改变舌的形状。舌外肌是指起于舌外、止于舌的肌肉,包括颏舌肌,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

舌下神经是一条运动神经,支配所有舌头的肌肉,包括舌内肌和颏舌骨肌,和部分舌骨下肌群。

舌下神经出现在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它发出一条降支后就横过颈外动脉朝下前方走行。

它位于茎突舌肌的下方,并在舌骨舌肌和外侧的下颌舌骨肌之间的缝隙中向前走行(舌神经也走行于这条缝隙中)。

舌下神经降支实际上来自C1,它在颈内静脉的前面向下前方走行,它与起自C2、C3的分支相会合形成一个环,这个环称为颈袢。

起自颈袢的分支支配所有舌骨下肌群的4块肌肉。

医学百科颈袢(ansacervicalis),又名舌下神经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为舌下神经降支,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又名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适平环状软骨弓处,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

交感干

自主神经系统是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颈部交感干在长肌前面的筋膜上向上走行,顶端的膨大称为颈上神经节。

颈内动脉神经来自于这根神经的上端进入颈动脉管后和颈内动脉伴行。

颈丛由C1、C2、C3和C4的前根形成,它们出现在中斜角肌的前面。

颈丛的大部分分支向外侧走行,颈丛分支膈神经直接向下走行。

膈神经在前斜角肌的前面向下走行进入胸廓分布于膈。

颈丛的许多分支出现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其分支锁骨上神经向下外侧走行分布于胸上部和肩区;耳大神经、耳后神经分别分布于面侧部的两个区域(如上图)。

胸锁乳突肌下面的是枕小神经,后面是枕大神经,其起自C2的后根。

枕大神经分布于后部头皮的这个区域(如上图)。

以上图片点击放大察看更清楚,请继续观看视频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前六对神经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脑及其周围结构(二)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脑及其周围结构(一)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面肌及头皮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喉和其周围结构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口腔及其周围结构(二)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口腔及其周围结构(一)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鼻腔周围解剖结构

.针灸基础--头颈部之气道上部周围的骨性结构

.针灸基础--腹部器官之肾脏、膀胱等

.针灸基础--腹部器官之血管

.针灸基础--腹部器官之肝、胰和脾

.针灸基础--面部骨骼和颅底骨骼

.针灸基础--支撑和头部运动结构之颈部肌肉

.针灸基础--支撑和头部运动结构之骨骼韧带

.针灸基础--骨盆和会阴的血管神经

.原来心脏支架是这样支起来的!

.针灸基础--盆腔之肌肉

.异常珍贵的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针灸基础--盆腔之骨骼和韧带

.针灸基础--腹部之血管神经

.针灸基础--腹部之肌肉肌腱

.针灸基础--腹部之腹部骨骼

.肾结石的形成与防治

.针灸基础--腹部之腹部骨骼

.针灸基础--胸腔之胸部血管神经

.针灸基础--胸腔之胸部肌肉

.针灸基础--胸腔之胸廓的骨骼

99.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少商穴

98.针灸基础--腹部器官之胃肠道

97.针灸基础--背部肌肉及椎管内容物

96.针灸基础--内脏解剖之肺

95.针灸基础--脊柱椎骨及结构

94.针灸基础--手部血管神经

93.针灸基础--手部骨骼关节与韧带

92.带上您的身体去旅行(肩部循环)

91.带上您的身体去旅行

90.手少阴心经之合穴少海穴

89.针灸基础--心脏解剖

88.针灸基础--上臂和前臂血管神经

87.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穴

86.针灸基础--肩部肌肉功能解剖学习笔记

85.针灸基础--上臂和前臂肌肉

84.针灸基础--上臂和前臂骨骼关节

83.同学针感集(三十四)(通里、隐白、太白)

82针灸基础--肩部血管与神经

81手少阴心经之络穴通里穴

80.同学针感集(三十三)(足三里、太冲、商阳)

79.同学针感集(三十二)(下巨虚、大钟、养老)

78.针灸基础--肩部肌肉

77.针灸基础--小腿至踝部血管与神经

76.同学针感集(三十一)(鱼际、太冲、阳陵泉)

75.同学针感集(三十)(侠溪、足三里、三阴交)

74.手少阴心经之输穴神门穴

73.针灸基础--肩部骨骼与韧带

72.同学针感集(二十九)(后溪、二间、仆参)

71.同学针感集(二十八)(足三里、关冲、昆仑)

70.同学针感集(二十七)(三阴交、少府)

69.同学针感集(二十六)(承山、液门、内庭)

68.同学针感集(二十五)(鱼际、胆囊、太渊)

67.手少阴心经荥穴少府穴

66.针灸基础--髋股骨血管与神经

65.同学针感集(二十四)(足三里、三阴交、列缺)

64.同学针感集(二十三)(少冲穴)

63.针灸基础--小腿至踝部肌肉

62.同学针感集(二十二)(曲池穴)

61.针灸基础--足部骨骼韧带之二

60.同学针感集(二十一)(涌泉、合谷)

59.针灸基础--脊神经对应的反射区域

58.同学针感集(二十)(三阴交、丰隆、后溪)

57.针灸基础--足部骨骼韧带

56.心经井穴少冲

55.同学针感集(十九)(侠溪、合谷、曲池)

54.针灸基础--足部血管神经

53.针灸基础--髋部肌肉群

52.针灸基础--髋、股部骨骼韧带

49.针灸基础--膝部骨骼和韧带

45.针灸基础--足底肌肉

44.胃经合穴足三里

37.胆经之合穴阳陵泉

33.针灸基础--膝部骨骼肌

31.针灸基础--膝部血管神经

27.肾经之照海穴

26.胆经之经穴阳辅

25.针灸课堂集粹

24.同学精彩分享

23.针灸基础-认识下肢骨骼肌

22.胆经输穴足临泣

21.腕关节解剖

20.胆经荥穴侠溪

19.胆经井穴足窍阴

18.督脉循行

17.任脉循行

16.足厥阴肝经循行

15.足少阳胆经循行

14.手少阳三焦经循行

13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12.同学精彩笔记

11.足少阴肾经循行

10.足太阳膀胱经循行

9.同学分享

8.手太阳小肠经循行

7.手少阴心经循行

6.足太阴脾经循行

5.足阳明胃经循行

4.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3.手太阴肺经循行

2.十四经脉之概述

1.学会针灸不是梦(学习开篇)

平仁学社

回归善良本心,结交良师益友

探索生活美好,品味人生真谛

诚邀诚心同道,欢迎各地同学

平仁学社是属于全体同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所属之屯蒙学舍创立于年,专注于平民教育、平民健康、平民文化,学社主要设有《论语》、《黄帝内经》、解剖、经络、针灸、艾灸、静修、古琴、绘画,音乐,诗词等课程。

学习资源(包括群信息)整合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ys/13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