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饮食调理 > 康复大讲堂疫情之下康复学习系列课程4 >
康复大讲堂疫情之下康复学习系列课程4
前言介绍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咱们接着昨天的课程,继续给大家分享脊髓解剖的相关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康复系列课程的第四部分内容—《脊髓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后索及其分类
①薄束:T4以下意识性本体感觉、精细触觉,负责下半身;
②楔束:T4以上意识性本体感觉、精细触觉,负责上半身;
③后索中的其他纤维束:三角束、椭圆束、隔缘束、束间束,这些束是下行的短纤维束;
④后索损伤影响精细触觉,但粗触觉不影响。
脊髓小脑前、后束
①脊髓小脑后束:传递同侧下肢和躯干的反射性本体感觉,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运动;
②脊髓小脑前束:双侧的反射性本体感觉,上肢的还有楔外束到小脑;和后索病变比,后索导致的共济失调能用眼睛代偿,脊髓小脑束不能用眼睛代偿。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侧束:此束前部传导痛觉,后部传导温度觉,近固有束的内侧部可能传递内脏感觉,分层定位由表及里分别为骶、腰、胸、颈的纤维组成;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此束外侧传递粗浅触觉,内侧传递压觉,分层定位由表及里分别为骶、腰、胸、颈的纤维组成;
脊髓下行传导束
①脊髓下行传导束也称为运动传导束,起于皮质,直接止于脊髓前角的称为锥体系,通过皮质下各中枢间接止于前角的称为锥体外系;
②锥体系: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③锥体外系: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橄榄脊髓束、篮斑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锥体系)
①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侧索后部,脊髓小脑后束内侧,因腰髓以下无脊髓小脑后束,因此位于脊髓侧索的后外侧;来自对侧皮层;
②皮质脊髓前束:前索的最内侧,前正中裂的外侧,来自同侧皮层,一部分到同侧前角,大部分经过白质前联合到对侧前角,皮质脊髓前束仅存在脊髓上段,与侧束一起共同支配上肢肌。
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
①皮质脊髓侧束分层定位:由内向外依次为颈、胸、腰、骶,支配上半身的在内侧,下半身的在外侧;
②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前角,此束病变时表现病灶平面以下同侧运动障碍;
③躯干肌和颈肌受双侧支配,脊髓一侧的病变不引起躯干肌的瘫痪;
一侧高位颈椎病变,上肢瘫痪比下肢轻,是因为上肢同时手侧束和前束支配。
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的病变特征
①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表现肌张力增高、痉挛等,为痉挛性瘫痪,由于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无损,则肌肉不出现萎缩和肌束性震颤;如原发性侧束硬化症;
②皮质脊髓侧束、前束和前角同时发生病变,开始以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征为主,后来逐步出现肌肉萎缩,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脊髓下行传导束-锥体外系
①网状脊髓束:起于网状结构,止于脊髓前角和侧角,调整肌张力和内脏作用;
②红核脊髓束:脊髓侧索内,侧束的前方,小脑后束内侧,发自中脑对侧红核,止于同侧前角;
③前庭脊髓束:起于前庭外侧核,调节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维持体位和平衡,尤其是伸肌张力;
③顶盖脊髓束:来自中脑对侧顶盖,止于同侧前角,和视听反射有关;
④内侧纵束:来自前庭内侧核,终于颈髓前角,参与头颈部肌肉的协调作用;
⑤橄榄脊髓束:来自橄榄下核,止于颈髓前角,参与颈肌反射。
半切综合症的特点
①一侧皮质脊髓侧束受损,病灶同侧以下上单位瘫;
②一侧后索和脊髓小脑前后束受损,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缺失;
③脊髓丘脑侧束,病灶平面一两个节段下对侧的痛温觉缺失,因传导粗触觉的脊髓丘脑前束来自两侧后角,因此一侧受损,粗触觉迟钝或接近正常;
④因前角后角受损,同侧下单位瘫和一切感觉消失;
损伤侧角,同侧肢体早期发红、发热、后期发绀、发冷以及出汗障碍。
感谢顾昭华老师分享康复知识
GCT
精彩推荐
|因疫情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原3月GCT手法班延后开班,转告~疫情之下康复学习系列课程1—“脊髓节与皮肤、肌肉与内脏”疫情之下康复学习系列课程2—“脊髓节与皮肤、肌肉与内脏”疫情之下康复学习系列课程3—“脊髓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因疫情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原定年3月14--15号两天的《GCT整体控制--三级感觉管理手法在神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现延期开班,延后时间将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月内开班,各位同仁不要着急哦,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最快公布确定开班时间。原邀请函内容: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未来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希望一切安好。没有复工的同仁在家也要记得学习哦,必须需要外出的朋友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及时消毒保护好自己哦。说句题外话,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愿我们善待自然。GCT手法班简介
GCT整体控制三级感觉管理手法在神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是由顾昭华主任在十五年康复治疗实践中探索出的集国际国内诸多手法精华融于中国传统武术与养生文化中创新总结出来的一套治疗技术和治疗理念。三级感觉管理手法是同时巧妙整合触觉、本体、前庭感知和视听理解在内的重要感觉帮助患者恢复最佳功能的一门神经康复技术。本次培训班主要以具体临床思维和治疗策略结合具体手法的操作为主,以临床患者的实例演示实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理论内容尽量压缩并提炼理论精华于实践中分享!内容整合了躯干核心、肩胛骨盆、手足功能恢复的具体操作技术,训练内容涵盖了呼吸训练、仰卧位训练、侧卧位训练、坐位平衡、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手法如何在重症、疑难、需要更完美的康复的患者的应用!GCT整体控制-三级感觉管理手法独特性是患者大部分训练在不稳定的环境下且创造一个有利于促进腹式呼吸的体位并通过三级感觉手法的同时管理,在促进大脑边缘系统在不安全环境下,提高患者的醒觉和自动的保护能力。GCT实用型技术!~
对培训班有任何问题联系邀请函里谢老师!~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扫码咨询哦~见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