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神经根病 > 饮食调理 > 预防颈椎病,不做ldquo低头族r >
预防颈椎病,不做ldquo低头族r
如果把人体骨骼系统比作一家公司,那么颈椎一定是工作压力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名“职工”之一(图1)。现在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低头族”的大军,这也为颈椎病埋下了隐患,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崔赓为大家进行科普。
图1:红色部分为人体颈椎,连接头部和躯干,内有颈髓通过,将大脑的神经指令传到全身各处。
01认识颈椎病颈椎病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刺激压迫脊髓、神经、血管或食管等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生在颈椎退变,尤其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之上。临床上通常认为,颈椎间盘退变通常在25岁以后才开始。但近年来由于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甚至出现在中小学生群体中。
02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改变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是:与年龄相关的磨损和撕裂导致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反复的颈椎创伤。
颈部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20-3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颈椎受到慢性损伤或外伤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病变开始加重,在外力作用下慢性的纤维环向四周脱出,颈椎盘厚度变窄,相应的关节韧带松弛,颈椎稳定性破坏,受到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引起关节软骨炎及关节滑膜韧带增厚,逐渐形成骨赘等继发性病理改变。
03颈椎病的易患因素1.职业:通过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之人。国外研究中的调查发现重体力劳动者较非重体力劳动者的人群患病率高。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
2.头颈部外伤: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在有外伤史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在其伤后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患颈椎病。研究发现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3.慢性劳损:从事单一劳动或固定一种姿势工作产生的积劳性损伤,另外颈椎活动范围大且颈椎负担头部的重量加大,因此骨关节以及软组织易形成慢性积累性损伤,在慢性损伤过程中会出现肌肉、筋膜、韧带、关节、滑膜等处会垂涎牵拉、局部肌肉痉挛等情况。
4.先天畸形、发育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因素导致颈椎生物力学改变,解剖关系紊乱,从而使颈椎退变提前。国内学者对例非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解剖变异者7例占5%。国外学者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占12.24%。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国外学者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同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现象。
5.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和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另外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克以上的人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
6.外界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等情况,均可引起颈椎病。
04颈椎病分型和临床症状(一)分型:
年10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依照病理分型法,根据受累组织不同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50-60%)、脊髓型(10-15%)、混合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食管压迫型等)
(二)临床症状
1.颈肩痛和颈僵,上肢放射痛或感觉沉重,前胸后背痛,手麻、握力减退,晚期可有上肢肌萎缩及肌束颤动。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呼吸时可使疼痛加重。神经根型和颈型颈椎病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是因为病变组织压迫神经根导致的(图2),尤其是当两侧肢体都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需要考虑是否出现了颈椎病。
图2: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箭头所示),患者可出现上肢放射痛或感觉沉重,前胸后背痛,手麻等症状。
2.脚软无力、不能走直线、有踩棉花感。一侧或双侧手感觉运动障碍,手无力失灵,持物易坠落。躯干部感觉障碍,腹部或胸部束带感,扩约肌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大便秘结。
图3:颈椎核磁片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受到压迫(箭头所示)。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颈椎病导致脊髓受到压迫出现可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此类症状的颈椎病称为脊髓型颈椎病(图3),属于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3.眩晕,颈椎病导致的眩晕比较少见,这类症状要与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相鉴别。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与体位有关的眩晕,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有时可引起呕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症状。
4.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表现在上肢,手臂肿胀发凉、麻木、肩臂痛、活动受限。这类症状也要与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相鉴别。
5.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的骨刺直接压迫到了食管的后壁,或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的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造成的。
05如何预防颈椎病颈椎病主要与年龄、劳损、外伤、姿势不正确等有直接的关系。除年龄因素外,其他因素我们都可以尽量避免。另外,我们可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籍和资料,掌握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
1.避免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会导致头部重量加重,进而加重了颈椎关节和椎间盘的负担,使得关节和间盘结构加速磨损、老化,引起变形性关节炎。不管是负重行走还是运动,过度负荷都会对我们的颈椎和全身的关节不利。
2.严防外伤
头颈部的外伤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这些损伤多属深层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损伤,容易引起椎间盘失稳,进而直接或间接加速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故应积极预防头颈部外伤。有些头颈部外伤是显而易见的,如跌打伤、碰击伤、挤压伤等,而有些外伤是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前俯后仰造成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因不得要领或不重视准备活动造成损伤等。
3.纠正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
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团队发现,当头部向前屈曲角度不断变化时,颈椎所受到的压力也在显著提高,颈椎屈曲(低头)60度时颈椎所受到的压力和负荷是直立平视时的6倍(图4)。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4颈部承受的压力随着头部弯曲的角度而增加
4.增强颈椎肌肉锻炼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颈部肌肉发达的人群中,颈椎病发作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5.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弹性不宜过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6.规范诊治
不要讳疾忌医,放任自流。必要时建议进行专门检查和治疗。
特别鸣谢崔主任百忙之中给予的科普指导
特约审稿专家崔赓,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罗斯大学脊柱外科博士后、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理事。同时任中国骨科创新与转化分会“骨科生物材料与内置物研发”学组副组长,CAOS脊柱疼痛委员会颈椎疼痛学组副组长,全军骨科委员会脊柱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与关节发育畸形残疾预防脊柱组委员、SICOT中国部3D与数字骨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侧凸研究分会委员,北京市骨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北美脊柱学会会员,AO脊柱学会会员,北美脊柱学会会员等。
审核|崔赓医院
编辑|孟小虎常春藤联盟秘书处
医护人员的温馨家园
社会友人的安全港湾
医疗健康的诚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