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病变,除了与年龄因素有关外,生活方式、尤其是缺乏运动锻炼往往是造成或加速脊柱病变的重要因素

讨论

6、最后,适当做一些放松运动

身法要求“立身中正”,头顶百会穴垂直对准实腿脚跟,表面看上去有微微后仰,这样反而可以使脊柱周围的韧带肌肉力量达到均衡,有松弛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的作用,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到椎体能按正常序列传递力量,使椎间盘受力均匀,起到减轻和稳定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作用,有利于膨出椎间盘的回纳,而对于部分太极拳爱好者错误理解太极拳身法“含胸拔背”所引起的驼背弯腰,也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武式太极拳拳谚“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界放平心”是该拳身法、心法的总要求,其中,着重提到“竖起脊”,可见该拳对脊柱的重视程度很高,“拓开眼界放平心”要求做到心平气和,使人对待任何事物豁达、乐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从而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

疗效标准及结果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缩影,富含中国古老的哲学理论,她虽然属于武术范畴,然而其健身价值历经实践检验证明显得更为突出,以至成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由于职业习惯,希望结合自己习拳的点滴心得,从教育学及医学的某个范畴或角度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诠释,这一想法与恩师乔松茂等人达成共识

患者白某,男,40岁,体院毕业排球运动员主诉腰痛伴右下肢麻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痛多年,经理疗、针灸一年多,效果不明显因训练不慎扭伤腰部,活动困难,腰不能直立,疼痛剧烈,行走跛行诊查发现平腰、腰肌紧张,l4--5椎体右旁约1. 5 cm处压痛、叩击痛,并向右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85o、右35o腰椎ct示:l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经上述方法治疗三个月后,腰腿痛症状消失,自腿抬高试验阴性,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

运用这种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既能快速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腰椎功能,又能达到避免复发的目的

5、休息3~5分钟如此反复练习持续大约60~90分钟

另外,该太极拳要求无论是行功走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同样要求保持身法立身中正,这样,久而久之,即可养成良好的姿势,犹如古人所脊神经根刺激放射痛云“站如松,坐如钟”,这与医学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要求在生活上的注意事项不谋而合,对疗效的巩固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学习武式太极拳的新学员中选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2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某社区经调查筛选出来平时较少参加运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没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32人为对照两组研究对象的家族史中无重创性骨折史者所有研究对象无其它慢性疾病(肝脏、肾脏、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同时排除腰椎部肿瘤、结核、强直性脊柱炎和脊髓等病变,未长期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钙剂、激素、维生素d、保健品等)两组无营养不良性疾病,膳食营养合理均衡,对富含钙食品的摄入相似,也无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两组的什么叫神经根型颈椎病年龄范围为18~50岁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而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2、连续走架子——武式太极拳简化套路十三式2~3遍,时间大约10~15分钟

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从学习武式太极拳的新学员中选取对象,通过传授新学员武式太极拳简化13式套路和相关功理、功法,令患者自主习练,应用这种方式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从某社区经调查筛选出来平时较少参加运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没经过正规治疗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变化状况,以期了解武式太极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1、先慢跑5~10分钟或活动各关节进行热身

4、继续走架子——武式太极拳简化套路十三式3~4遍,时间大约神经根管狭窄15~20分钟

武式太极拳独特的转身身法,也对脊柱产生良性的影响,他以承受身体主要重量的实腿脚跟为轴来完成转体动作,身法要求“下动大于上动,内动大于外动”,在下肢的带动下,以脊柱为轴,反复顺逆旋转,对椎间盘及其周围的韧带肌肉施以合理的剪应力和旋转力的锻炼,增强了它们承受不定向外力的适应能力,增加骨盆的旋转度,起到纠正不良姿势、预防复发的作用

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

7、最少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须连续做2-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和进一步达到身体强健的目的,提倡长期坚持练习、锻炼

①有腰扭伤史或慢性腰病史;②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咳嗽、喷嚏、排便时疼痛加剧;③腰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④病变棘突神经根痛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放射痛;⑤患肢肌肉萎缩,感觉迟饨,踝及姆趾背伸力减弱或消失;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⑦x光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变直,脊柱侧弯,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⑧ct、mri检查证实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痊愈:腰腿痛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患者直腿抬高80o以上或与健侧同;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功能改善,仅有轻微腰痛或腿痛,直腿抬高在60o以上,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自觉部分症状减轻,较治疗前有好转,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诊断标准

学员组影像学资料:本组32例,经ct扫描者颈静脉神经25例,mri检查者5例,腰椎x线平片检查者2例显示l3~l4突出者8例,膨出症者9例;l4~l5椎间盘突出者17例,膨出症者15例;l5~s1突出症者6例,膨出症者11例单间隙病变者(椎间盘突出或彭出者)24例,其余均以2个或2个以上椎间盘同时发病32例病人中伴腰椎退行病变者12例

学员组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人,男20例,女12例;年龄18~50岁;病程3天~10年;症状以右下肢疼痛为主者19例,双下肢疼痛伴麻者6例,单纯腰痛者5例,下肢疼痛伴跋行者2例

典型病例

疗效结果: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并追踪随访半年以上,痊愈21例(65%);显效7例( 22. 00% );好转3例(9.00%);无效1例(4. 00%) ,总有效率为96. 00%对照组分别为2、3、3、24例,总有效率为25%

注意事项: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每次练习强度应酌减,达到微汗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效果即可在炎热的天气练习时,应注意人体水分的补充;在寒冷的天气练习时,应做好保暖措施任何时候走架子避免对着风口直吹走架子时必须严格遵照教练人员的要求进行,严守身法认真练习,否则,对健身无益甚至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3、然后休息3——5分钟休息时应自然走动,不提倡站在原地不动,严忌打完拳马上坐下尤其是地上或冰凉的石凳上

“每一拳式虚实分明,弓步和虚步形成一开一合、一张一弛,如此交替进行,对脊柱及其周围的神经、血管、韧带和肌肉群起到了合理的牵引、旋转、扭压等内在按摩作用,尽快打通痹阻血脉,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突出椎间盘吸收,消除局部炎症,具有松解粘连,改变神经根与突出髓核的位置关系寰椎颈神经,解除突出髓核对硬脊膜和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管内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性水肿的吸收,同时开大椎间孔,使神经根处区域的容积相对增加,从而避免了神经根的嵌压,恢复正常的腰椎解剖序列等作用使韧带恢复弹性和力量,预防韧带蜕变、增生肥厚、软骨化甚至骨化可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充足供养、增强肌力,防止劳损,为脊柱的保健以及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减轻椎体及椎间盘的负担,为其恢复到正常的结构以及稳定病情,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同时,对它们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下颌微收,配合敛臀,达到尾闾中正”(骶尾椎微微向前、向上收托),这样,使到椎管更直,变得顺遂,有利于脑脊髓液加速流动颈神经根,更好地滋养脑和脊髓,并迅速带走废物,有利于将脊柱承受的压力,顺利、正确地通过骶椎传递到两侧髋关节,进一步传递到脚跟

武式太极拳,又称“书房拳”、“文人拳”拳架格调高雅,具有典型的“五花掌”以及上身微微后靠讲究内劲、内气中正的身法;具有动静分明、一步一桩、刚柔相济、平中见奇、拙中见妙、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的风格能充分体现内动大于外动、下动大于上动的特点拳式小巧紧凑,身法紧严无隙,十三势贯穿于各势之中周身一家,体态端庄,精神内含,气势腾挪该拳不受场地大小限制,可因人、因地制宜,适合不同年龄的人群习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神经根痛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病本病是由于椎间盘组织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产生下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病变本病多发于20到40岁的青壮年男性,临床上以腰l4/l5和腰骶l5/s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因为脊柱的功能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如果平时你疏于活动,缺乏锻炼,未能使自己的肌肉和韧带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脊柱就可能逐渐松弛或慢慢地松动

-->


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mh.com/wacs/810.html